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1.
2.
在文化“全球化”的当下,信息文化的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使得媒介的时代记录特性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病态。那么,身处如此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南方周末》要如何体现出自我记录时代进程的社会历史意义?本文从这一问题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南方周末》的媒介生态位特征进行深入细致的解读,从而全面的审视该报在当下媒介生态环境中的生存现状,并试图给出一条适合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3.
对"人是什么"的追问远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经过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发展,至黑格尔更是把理性推向顶峰。到了近代,卡希尔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以此来取代人是理性的动物。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作为现象学第二泰斗的马克斯·舍勒用其现象学的态度进行了深入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审视,而且对人的本质及其在宇宙中地位的探索,他认为人的本质观是:人是精神趋向的未知者(X),作为精神趋向的X,人是面向世界的、开放的、后延的;是生命与精神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