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及崖面崩塌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之一是运用石窟考古学与石窟保护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在北区石窟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洪水与大气降水遗迹进行研究,探讨洪水与大气降水对北区洞窟和洞窟所在的崖体造成的破坏,从而为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曾被敦煌文物研究所漏编而现存需要补编的33个窟龛,虽然大多数无壁画,无塑像,残破程度不同,但是作为古代遗迹,它们仍有一定的考古学价值,有必要全面地、客观地予以编号公布.本文便是对这些窟龛的编号和相关说明.  相似文献   
3.
常书鸿先生是敦煌研究院的创始人、敦煌石窟保护研究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者.60年来,以常书鸿先生为代表的专家学者们扎根敦煌,在荒无人迹的沙漠中开辟出一片天地,为保护和弘扬祖国的瑰宝、人类的文化遗产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敦煌研究》期刊从创刊至今已走过二十多个春秋,出版了100期. 《敦煌研究》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敦煌学研究全面复兴的形势下创办的.文革结束后,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国的敦煌学研究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一些大学开始开设敦煌学课程,并成立敦煌学研究小组或研究机构,在敦煌文物研究所,以段文杰所长为首的新的领导班子及时地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学术研究工作上来,使本所的敦煌学研究工作走上正轨,研究人员纷纷撰写论文,涌现出一大批敦煌石窟及文献研究的成果.远的影响.成为许多相关专业的必备参考书.  相似文献   
5.
本文据唐玄奘的译经,详细论述了敦煌石窟壁画中依据玄奘译经绘制的经变画,特别就各时期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变、天请问经变、十一面神咒心经变、不空羂索神咒心经变、十六罗汉像的流行情况作了深入探讨.并通过对昙旷、乘恩、洪NFDF1、法成等高僧的研究,说明唯识学派学术思想在敦煌的传承和影响.并据<大唐西域记>等的记载讨论了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的瑞像图以及西夏时期敦煌石窟壁画中的"玄奘取经图".  相似文献   
6.
1914年奥登堡率俄国第二次西域考察队,专程考察敦煌莫高窟,摄影了大量的洞窟内外的照片.由于种种原因,今天莫高窟的外貌以及窟内壁画、彩塑已有较大的变化,或不存或毁坏.对此,奥登堡当年的照片为我们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甘肃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的重要意义.结合敦煌研究院的具体情况,指出了贯彻<条例>和保护莫高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段文杰先生1945年毕业于国立艺专,1946年来到敦煌莫高窟,与敦煌艺术研究所的同仁们一道,开始了艰苦的敦煌壁画临摹和艺术研究生涯,从此,扎根大漠60年,潜心敦煌壁画的临摹和敦煌艺术的研究,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敦煌学专家.20世纪80年代,担任敦煌研究院领导职务以后,以过人的胆识和魄力,开创了敦煌事业的新局面,带领全院职工把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石窟遗址保护的里程碑──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会议”的学术特点樊锦诗,李实(¥敦煌研究院)【编者按】由敦煌研究院、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会议”于1993年10月3~8日在莫高窟召开。共有1...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各家敦煌西千佛洞的编号,并对各家编号列表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