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主题是作品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把握了分析主题的方法,对整个作品的认识,可以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对叙事性作品主题的分析加以讨论。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虽不会完全的作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再论职工会,目前形势及托洛茨基与布哈林的错误》)。同样,要真正地认识作品主题这个对  相似文献   
2.
文学作品不是以抽象的概念而是以鲜明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这种形象主要是由人物所构成,主题也靠人物形象来展示,故事情节由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开展,并按人物的性格的需要来安排;环境也必须由人物性格来体现。可见,人物形象在作品中占有中心地位。所以高尔基说:“文学就是人学。”加以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又是通过鲜明生动的个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的。因此,要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3.
“洋为中国”的文艺观点,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这一文艺观点,作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一科学分析外国文艺,吸收我们实际需要的东西,毛泽东把它概括为“洋为中用”。早在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我们要“同一切别的民族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相联合,建立相互吸收和相互发展的关系,共同形成世界的新文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门科学,也有人把美学叫做艺术哲学,而伦理学亦称道德哲学。可见美学与伦理学都是哲学的分支,同属于哲学性质的科学。由于人们的哲学观点不同,所以对美学和伦理学的关系在看法上就很不一样,有的认为美学和伦理学是同义,有的则完全相反.到底怎样认识他们之间的关系才是正确的呢?笔者在  相似文献   
5.
一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文坛出现了一股文艺思潮,认为文艺是个人主观精神的表现,强调表现精神活动中的潜意识,下意识;否定文艺与生活的联系,文艺为人民服务和艺术家对人民的职责以及文艺思想内容的意义及其对形式的作用,主张“纯形式”等等。其核心即“自我表现。”这就是所谓“新的美学原则”。这种“新的美学原则”,实际上是西方现代资产阶级的文艺观在中国的变种。西方现代派文艺观,包括野兽派、表现派、立体派、抽象派以及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等,都主张艺术脱离现实生活转向主观、否定艺术的社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