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欧阳询 《今传媒》2005,(9X):60-61
创建“面对面” 谈到王志与“面对面”栏目的关系,有人好奇地问,王志为什么会来“面对面”?,言外之意是,有了“面对面”才有了王志,但实际上是有了王志才有了“面对面”,王志是这一档新闻人物专访节目的核心与灵魂。  相似文献   
2.
3.
明代自嘉靖之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市民阶层空前壮大,人们的价值观亦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于是文学界广泛兴起了一股尊情思潮。文章通过阐析明代汤显祖的"至情"说、冯梦龙的"情教"说和清代傅山、袁枚的唯情主义,以期揭示这一思潮产生的历史语境、内在本质以及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杜威“堪称美国20世纪首要的民主哲学家”,是美国现代教育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对美国和世界20世纪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其民主教育哲学中,民主不仅是教育的“一个理想的标准”,而且是一个教育的原则、方针和政策。教育是实现民主的“首要的工具”、“第一的工具”。两者相互影响,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在儒学思想史上,周敦颐建立了第一个基于本体论的心性之学理论体系.从他的本体论、人性论和工夫论看,周子道学与西方哲学中最重视道德的学派--斯多亚派存在着相似之处.文章透过这种"貌合",着力分析了两派哲学的"神离",并从比较中窥见了周子道学的诸种缺陷.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地看,毛泽东的人民观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提出到成熟完善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肯定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中央苏区时期,确信"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解放战争时期,主张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工农群众作...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哲学的性质为根据,可以把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分为若干学派。而关于现代新儒家是否属于中体西用派,历来聚诉纷纭,莫衷一是。试图透过对现代新儒家之文化哲学的梳理与廓清,从道统论、中体优于西体、精神高于物质、西学中源说四个方面来阐述其中体西用思想。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儒家看来,礼治是谓一种理想的治国方略。但自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以降,世人往往只看到其“吃人”、“亲亲”、“尊尊”等消极方面,却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传统礼治所具有的标准性、明信性、仁爱性、协和性、中正性等积极特性,以及其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层面的价值,这无疑有待于学人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对之进行补偏救弊。  相似文献   
9.
10.
批判继承法与抽象继承法在建国以来的历史上曾在不同时期不同的范围内发生了重要影响,指导着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研究和继承。认为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以内容价值评判为基础的批判继承法可谓更具科学性,在今天仍有提倡的必要;抽象继承法在历史上起过对批判继承法的纠偏作用,现在对我们运用批判继承法亦有一定的补充意义,但若将其确立为继承传统文化的指导方法,甚而代替批判继承法,则是不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