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程序导读法     
程序导读法就是运用程序教学和学导式教学的原理,对教材进行分解,紧扣重点难点,拟定教路学路,编拟学习程序,提示学习方法。具体步骤有三:单元计划明思路,紧扣重点定教路,编拟程序导学路。现以《落花生》一文,简要说明如下。一、明思路。本单元有三篇课文,着重训练学生在习作时能把主要内容作为重点来写,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其中《黄河象》运用倒叙方式展开思路,把黄河象来历作为重点。《落花生》以顺叙方式展开思路,重点写了议花生。《奇妙的电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 拨动学生隋感思维的弦,抓住秋天景物的特色,自主写作,抒写童真,放飞童心,表达童心,体味快乐。使学生自由地表达热爱生活的思想感隋,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读写结合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也是促进读写能力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用好课文资源,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我注意采用以下策略:读句子变格练表达例如,"喇叭花开得一天比一天多"是个陈述句。我要求学生不改变句子意思,换一种句式说一说。学生们说:"喇叭花开得真多啊!"(感叹句)"喇叭花开得一天比一天多吗?"(疑问句)"喇叭花开得难道不是一天比一天多吗?"(反问句)这样变格练写,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四种基本句式。再如,"秋天,白桦树的叶子都黄了"是一般的叙述。我  相似文献   
4.
武宏钧 《小学生》2006,(5):33-33
同学们玩过扔飞镖的游戏吧?请你仔细看下面的图。  相似文献   
5.
提高记忆力     
武宏钧 《小学生》2005,(4):44-47
唉!我的记性太差 我是班里的“小天鹅”:“天鹅舞”获得过六一演出一等奖,画画在全市得过二等奖。可是,一说到学习成绩,我就抬不起头来。我的记性特别差,上课时全部记牢的公式、生字,没两天就忘了好多。英语那些稀奇古怪的单词更是让我头疼。我费了好大的劲儿去记,可到考试才考了65分,我亏不亏啊。我常常在想,大家都在背,我怎么就这么笨呢。妈妈常常唠叨我是猪脑子。可我不是猪啊。猪贪吃懒动,我可是很勤奋的。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课的时候,老师常常让我们理解句子的含义。可我对于句子的含义不知道是什么,有时候想出了一点点.回答老师的提问时,又南辕北辙,回答的想法与句子的含义往往驴头不对马嘴,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我也不好意思。老师。你能告诉我,什么是句子的含义,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呢?[编按]  相似文献   
7.
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听和写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听话作文”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听话作文,就是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听写本,每天坚持听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听的内容可分门别类,材料可来自语文课本之中,也可来自学生推荐;时间可安排在每天课前三分钟或早自修时间。教师通  相似文献   
8.
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反思传统的教学,两种教学理念的不同,方法、效果也截然不同。【传统教法设计】上个世纪,传统的教学流程基本上是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出示教学目标—→初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解释词语—→分段、概括段落大意—→讲解第一段—→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依次讲解第二、三、四段—→归纳中心思想—→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完成问答,解释重点句子意思。)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即使有个别的启发思考,答案也是标准的。这样的教学,以讲为主,充满人文色彩的鲜活教材被肢解得七零八落。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9.
世间万物,小动物最有情趣。不同的小动物有不同的特点。所谓特色作文、个性作文,体现在描写小动物的文章中。就是写出童趣,写出童真,写啥像啥。描写小动物外形,惟妙惟肖;描写小动物习性,个性鲜明;描述对小动物感情,充满童真童趣。  相似文献   
10.
对话作文是小学生启蒙作文的一种优化的训练方法。对话就是教师口述一个词句,学生听写后,再补充叙述一句话或几句话。通过师生的双边对话,学生的思维可以得到定向训练,及时跃进最近发展区,进而达到听和写的统一,阅读和习作的统一,思维与语言的统一.对话作文与传统的对课有相似之处,但也不尽相同。传统的对课只是对词对句,只定量不定向,只定势不定式。这里的对话有三层含义:其一是师生双边的对话;其二是思维和语言的对话;其三是阅读和习作的对话。它要求教师在对话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定向点拨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深刻理解课文内容和认识生活的基础上,具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对话作文的训练过程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一)观察对话作文.就是师生共同观察同一事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教师口述上半句,学生听写后补充叙述下半句或一两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