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读音准确、富于感情、流利地朗读两首诗,读出诗句的情味和涵蕴之意来。2.理解诗句的含义和整首诗表达的意象。3.初步理解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把握两首诗蕴涵的哲理。4.背诵这两首短诗。学习重点1.准确、有感情、流利地朗读两首诗。2.理解其表达的哲理和意象。自读程序1.要求学生阅读“自读提示”,对诗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将“自读要求”交待给学生,让学生明确目标。(亦可组织学生讨论自定目标,教者适当点拨,更能形成学生自读能力。)3.指导学生自读两首诗,达到相应目标。①感受性阅读全文,初步把握两首诗的…  相似文献   
2.
一、《论语二则·荷蓧丈人》中“以杖荷蓧”一句,课本注释为“用杖肩挑着草编的田器”。对“蓧”字只注了音(diào),未加解释。依据这句的注释,“蓧”当然是“草编的田器”了。是什么草编的田器?真令人费解。《说文大字典》注“蓧”为“荷草竹器”。《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注“蓧”为“古代除草用的农具”,《辞海》将“蓧”注为“一种竹器,古代芸田所用”。因此,把“蓧”注为“古代除草的竹器”,把“以杖荷蓧”释为“用杖肩挑着除草的工具”,既通俗易懂,又符合文意。二、《书博鸡者事》引用《孟子》里的典故,称姓臧的上司为“臧氏之子也”,致使此人怨毒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