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雄性文明的衰落与重建——劳伦斯作品的女性主义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的一系列重要长篇小说,在表达两性和谐思想的背后,深藏着雄性文明衰落与重建的主线.雄性文明的衰落表现在他笔下的一系列男性形象的男性力量的削弱、瘫痪与毁灭:雄性文明的重建主要体现在对遗嘱式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梅勒斯形象的描绘上.劳伦斯重建雄性文明的梦想是空中楼阁,因为劳伦斯自己即已在作品中揭示出雄性文明衰落的内在原因,即雄性文明的自杀性质.  相似文献   
2.
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几部以女性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因作家性别视角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男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爱玛、安娜、苔丝等都体现了男权视角下对女性美的理解.而女作家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则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美.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关于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的要求背景下,在近10年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可以明确,中高职衔接的最优模式是"3+3"模式,即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学生,前3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3年升入高职院校深造。为确保衔接的有效性,要进行充分的外延和内涵建设,即政策环境、协调机构建设,特别是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计划的统筹设计。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主义小说创作主题体现为一种由外向内再向外的演变轨迹:由80年代初对新中国政治制度遮蔽下女性在社会、家庭生活中不平等现象的反思,向内转为80年代中后期对女性欲望主体性的肯定及女性生命主体意识强弱的反思,深化为90年代对女性性别主体性的展示;到世纪之交再次向外转为对传统历史民族文化结构中的女性意识的展示.这一演变轨迹反映出新时期以来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在小说创作中的萌发、深化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法》和知识经济时代对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文秘专业进行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工作,具体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组织学习,统一认识,转变观念,开展调左和专业及学科论证;确定文秘专业课程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及方法,删砍,合并重复课程及内容,提出“四主”等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教学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构建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一个既不同于高职文秘专业,也不同于普通高校中文专业的高职汉语专业,是高职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建设有高职教育特点的汉语专业,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实习基地,最重要的是建设有高职特点的培养人才方案,其核心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创新体现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基础阶段课程模块、灵活启动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块、综合素质深化升级模块以及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等的设计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