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教育   17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振跃同志是我校配电室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生前为师生员工辛勤服务了一辈子,做了许多好事,在师生员工中众口皆碑。下面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一下宋振跃同志生前的先进事迹。1.以校为家,爱岗敬业说老宋以校为家一点也不过份。爱岗敬业这句话,从来没有听老宋说过,但是他却做到了,他一心扑在电工岗位上,他家在农村,夫妻长期分居。他以校为家,常年住在配电室,没有节假日,啥时候有活啥时候干,干不完干不好不收工。工作之主动,责任心之强是人所共知的。他发现哪里楼灯黑了,不待人们来找,就主动前往修复。爱岗位,爱学校,爱祖国是具体的。既然要爱,就要投入,就要奉献。老宋退休时是58岁,凭他的身体,技术和人品完全可以找到一份挣钱多的工作。特别是他的老伴老母亲都生  相似文献   
2.
学校管理的宗旨在于提供优质服务 什么是学校管理?有人认为是决策,有人认为是执行,有人认为是控制,也有人认为是领导,这些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我们平时所说的强化管理,实际上是为了消除管理,管是为了不管.  相似文献   
3.
掌握学习策略是学生素质主动建构和发展的关键。素质结构的研究表明,学生素质发展通常分为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学习策略必须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形成过程中起作用。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运用积极向上的策略、快乐面对的策略、团队协作的策略和交互对话的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素质形成。  相似文献   
4.
采用方框图分析法,对所设计的直接耦合方式下的运放-差分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以多级放大增益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基本放大器的电压增益,进而由反馈放大器中的基本关系得到反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另外采用微变等效电路方法,将运算放大器和晶体三极管分别用电压控制电压源和电流控制电流源替代计算得到反馈放大器的电压增益,两者满足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基本关系。同时,启用仿真软件EWB,分别测出基本放大器和反馈放大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做比较得电压增益,结果与理论计算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0.175%,说明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武龙 《中华武术》2002,(2):59-59
在山东省青州市,青州技校猛龙武术特训中心是一家名声渐起的武术培训中心。总教练沙荣生、沙学周父子远近闻名。多年来,为了传播中华武术,沙荣生父子勤勤恳恳地默默耕耘着。  相似文献   
6.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媒体,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建构主义者对教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一条核心思路。基于这种教学理论,我在"新时代的劳动者"一节课的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安全稳定,国之人计;高校保卫,己之重任。随着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对其重视度逐渐提高,出现了颇多的理论研究成果。本文仅根据高校保卫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几点体会和感悟粗略成文,妄为"哲学"思考,纯属擅自提价罢了。  相似文献   
8.
学校对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开发和应用,优化了学生的学习策略,强化了学生意志品质,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也利于形成实用、人本、重感悟的读本特色。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学生期望与学业成败互动关系模式进行调研,认为无论是学业期望还是职业期望,学困生自我期望的水平均低。且两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对有关学生期望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的复杂性表现,认为现实的学业水平高低状况是期望互动的逻辑起点,学生期望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性过程,从学生期望的作用机制来看,期望对于学业成败有显著影响;对学生期望问题在教育实践上的意义和实施进行探讨,认为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期望以及尽量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学生应充分发挥期望的自我能动性,家庭必须通过合理方式传递合适的教育期望,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并将其期望中的“问题”纳入到教育管理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学生期望与学业成败互动关系模式进行了调研。学困生的职业期望与学生期望的水平均低.且两者之间显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学生期望的形成及其作用机制非常复杂,现实的学业水平高低状况是期望互动的逻辑起点,学生期望的形成是一个社会性过程,从学生期望的作用机制来看,期望对于学业成败有显著影响。本文还对学生期望问题在教育实践上的意义和实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