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教育   9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造型教师应是文化知识背景广阔,专业知识深厚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教育内行。其智能结构不是单层的平面结构,而是多因素、多层次的立体结构,犹如一座高大壮观的“金字塔”。如右图,知识结构是第一层次——塔基。它虽处于低层次,但它是  相似文献   
2.
王坤  段作章 《煤炭高等教育》2006,24(3):13-15,21
我国高师培养模式是伴随着近代学制的诞生而建立起来的,大体经历了这样的发展变化:定向型培养模式的确立——非定向型培养模式的尝试——由定向型向混合型培养模式的过渡和发展。高师培养模式的演变对当前高师改革有深刻的启示:树立师范教育的国家意识,正确认识高等师范教育的性质与使命,是高等师范教育健康发展的思想基础;关注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全方位地服务基础教育,是高等师范教育的生存基础;提升学术性和师范性,彰显师范特色,是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个性基础;有为才有位,坚持与时俱进的品质是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际教育界已把二十一世纪作为“创造教育的世纪”,世界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造型人才列入“引人注目”的战略计划,这也引起了我们国家的认真思考和高度关注,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题词,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表现出普遍的认同和接受,然而教学实践中却一直存在着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脱节的现象。已有研究对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内涵、性质、关系、不一致的原因,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有效对接的策略等基本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层面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有利于促进广大教师进一步理解与接受新课程理念并转变教学行为。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还需要从影响理念到行为转变的内外部因素出发,探究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内隐机制。  相似文献   
5.
理想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理想的形成大致可分为萌芽阶段、探索设计阶段、定型阶段。理想教育必须遵循理想形成的内在规律,要加强理想教肓的针对性,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要通过榜样示范、理论启迪、丰富多采的“增知”“陶情”活动,在青少年心中播种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  相似文献   
6.
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核心,必须建立在教师成长规律基础上。教师成长大致经历新手教师一胜任型教师一骨干型教师一专家型教师四个阶段,并呈现出这样几个规律性特点:教师的献身精神源于创造性劳动中获得的愉悦与满足;从模仿他人走向自觉地研究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勇于创新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直接动机和共同特征。教师培养模式一体化,是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理论,遵循教师成长规律,对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在职培训进行整体规划,力求各阶段相对独立,各有侧重,而又相互衔接,内在一体。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人们对智力发展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而对培养儿童创造力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拟就创造力的概念,创造力与知识,创造力与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关系,以及如何正确认识对待创造型学生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国外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的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从世界发展趋势来看,教师的职前培养模式逐渐趋向于开放化、多元化.西方发达国家近几十年来实行的3+1、3+2、4+1、4+2等教师职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3+1模式培养周期短,注重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3+2模式重视大学与高等师范院校的合作,教育实习特色鲜明;4+1、4+2模式中,教师专业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并重,适应了社会对高水平师资的要求.这些培养模式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有如下几点启示,即应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建立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增加教育课程比重,强化教育实践训练;因地制宜,因校制宜,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了很深刻的教育过程公平理念,为我们探讨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地与学生的智能类型相关,而我们现实的教育过程中到处存在着“龟兔赛跑”式的不公平现象;另外,在课堂提问、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师生交往、学生的坐位安排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状况。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为我们建构教育过程的公平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课程改革与教学模式转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空前的力度和崭新的面貌令世人关注,要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转变。现行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独白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递接受式教学向以引导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