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放纵的秋天》通过"胡白"、"水波"、"蓝悦珊"等人在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理智与情感之间的不同态度和抉择,展示了城市对现代人诱惑力量与接受程度,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灵的痛楚与精神的分裂。真实的描绘出现代人所处的生存困境,展现现代社会的大都市深圳在急剧的市场化过程中遭遇的"伤害"以及其中的人所承受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自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对他的批评声日益高涨起来,尤其是曾应邀抄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行为备受诟病。批评者大都站在意识形态的批判立场,他们不屑于从历史和理论角度作深入的探讨。在接受美学的框架下,毛泽东的《讲话》和莫言的"乡土"立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莫言在作品中的实践是一种对《讲话》精神的继承,更是一种突破。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被众人所熟知,更多的是因为他的诗文,诸如《桃花源记》、《归园田居》等。自古以来,对于陶渊明的评价自然也是褒贬不一,鲁迅先生出于时代和革命的需要也对陶渊明作出了自己的评价。但总的来说,陶渊明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给我们带来的"回归"自然的气息和"隐逸"的恬淡是无比清新的。  相似文献   
4.
进入现代以来,权力和金钱对人的异化和影响越来越严重。阎真的《沧浪之水》与王跃文的《国画》是我国两部典型的有关官场生存环境中的知识分子小说。面对权力和金钱的诱惑,池大为和朱怀镜最终都选择了屈服,戴上了官场角色所需要的面具。官运亨通后的他们最终在"权力"与"人性"夹缝中迷失成为精神的流浪者。在"权力"与"人性"两极的摇摆导致他们在人格上的严重分裂,身处高位的他们不得不时刻面对心灵的煎熬和灵魂的拷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