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地理教学板书不仅指教师在黑板上写的文字,它还包括用图像表现的板图和板画。它是地理教师用书面语言或图像,通过黑板、屏幕等教学媒体呈现地理教学信息的方式。板书这种形式的教学信息,是通过视觉被学生接受的。它与地理教师的语言信息及其它信息一同传输给学生,作用于学生的视、听觉器官,在多种感官的同时作用下,往往能产生比单纯用语言传输教学信息更佳的教学效果。心理学家特瑞赤拉(Trrychler)的实验表明,人的记忆有  相似文献   
3.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探究式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本文重点分析探究式学习如何在地理学习中运用.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本文从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入手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出人口增长过快、素质低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防治核心,对生态环境进行“预防”、“扭转”、“恢复”.  相似文献   
5.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宝库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对维持生态平衡、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保护环境、观光旅游和保障湿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湿地的保护,科学合理利用湿地资源,使其产生更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方面创造了高度的文明、巨大的财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为此我国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地理学科对环境教育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其环境教育的内容极其丰富,教育形式多种多样.合理运用地理教学的优势、结合地理学科特点,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使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也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懂得如何利用和保护资源,如何保护人类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主要特征 通过对我国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分析,我国气候可以归纳为三个主要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季风是我国气候最突出的特征,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夏气流随季节明显变化,无论近地面或高空,无论东部地区还是青藏高原都存在着季风现象。但它们的成因不同。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地处中原,位于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中下游地区。河南省地理座称:西起110°21′E、东至116°39′E、跨经度6°18′,直线距离约580公里,南自31°23′N,北至36°22′N,南北跨纬度4°59′,直线距离约为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北、西、南三面分别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和大别山环抱,东部为平原。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6%,丘陵18%,平原约56%。 河南省的气候,全年特点大致是:冬季寒冷而少雨雪,春季干旱而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天气晴朗日照长。全省各地年均温在13——15℃之间,冬季气温低,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多偏北风,夏季气温高,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7——28℃之间,多偏南风。年降水量在600—1200mm之间,主要集中在夏季。但是,河南省气候从南到北又有明显的差异性。请看一组数据: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地理课程改革的进行,多媒体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愈加明显.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呈现形象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高效性、多样性等特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不仅教学内容精简实用,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而且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丰富了地理课堂教学,使原来单调的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活灵活现.它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维度,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0.
太阳爆发活动会释放巨大的能量,且具有周期性、突发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增强的电磁辐射、高能带电粒子流和高速等离子体云将对地球形成三轮攻击,对地球空间环境和航天飞行器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对太阳爆发活动的研究,不断掌握其活动规律和特点,以便减少其负面影响,或为人类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