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学者提出莫高窟经变中的经架只出现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中,而且是判定《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特定标志,从而认为第449窟东壁门北有经架画面的《报父母恩重经变》应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本文对第449窟东壁门北是否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进行了辨析,并说明经变中的经架并非判别《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的唯一标志。  相似文献   
2.
疑伪经的内容大多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佛教的传播、民间信仰,以及与其他宗教,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情况,是研究佛教浸润中国社会本质的有力资料。敦煌石窟中不仅保存了数量庞大的疑伪经,还在壁画艺术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疑伪经图像。通过对其考察和研究,使我们对疑伪经及图像在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3.
北凉缘禾、太缘年号及相关问题之辨析殷光明一北凉缘禾、太缘二年号,史籍无载。缘禾年号,首见于酒泉白双且石塔(以下简称"白塔")发愿文纪年"凉故大沮渠缘禾三年岁次甲戌(434年)七月上旬" ̄①和一件为沙俄在新疆劫走的昙无文件谶译《大方等无想大云经》,后题...  相似文献   
4.
在佛教史上,以释迦的入灭为契机,佛陀被认为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是法理永存的体现.信徒对法轮常转、佛法永存的期待,成为法身思想之先导,而表现释迦如来初说法的初转法轮图,也就承载着法身如来的理念,成为超越时空的法身如来像之母胎.作者通过初转法轮图像的发展和演变,论证了法身佛从释迦到卢舍那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随着《华严经》的翻译和传播,我国从北朝始出现了一种法界卢舍那佛的图像。本文简述了敦煌卢舍那佛像的分布,探讨了敦煌卢舍那佛法界图像的内容及义理、艺术特点等。  相似文献   
6.
试论北凉石塔基座像与神王殷光明基座雕刻像概述在已公布的13座北凉塔中,九个塔的八面基座上有线刻或雕刻像,其中除程段儿塔外,像的上方都刻有八卦符号。①雕刻像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特征:具头光,披帛从头光后顺肩绕肘而下,手持供品。服饰以男袒上身、下着犊鼻裤或腰...  相似文献   
7.
殷光明 《家教指南》2006,45(4):8-14
疑伪经的内容大多反映了一定时期和地区佛教的传播、民间信仰,以及与其他宗教,尤其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情况.敦煌石窟中保存了数量很多的疑伪经和疑伪经图像.通过对其考察和研究,使我们对疑伪经及图像在佛教中国化、世俗化过程中的作用及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劳度叉斗圣变》是敦煌艺术中的主要题材之一。本文认为随着印度佛教艺术中国化的进程,这一题材经历了一个从印度的《祇园精舍图》到中国的《劳度叉斗圣变》的主题转变过程,它的出现、发展到成熟应与中国历史上的佛道之争有关。  相似文献   
9.
试论末法思想与北凉佛教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论末法思想与北凉佛教及其影响殷光明末法思想是佛教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我国,随着佛教的传人,末法思想也就相继而传播,几乎贯穿于我国整个佛教史。尤其是一次灭佛事件之后往往就有一次末法思潮的出现,对当时佛教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不仅成为一些佛教思...  相似文献   
10.
北凉和北魏时期的甘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认为1956年文殊山发现的几件北凉石塔很重要,这些石塔不仅对本世纪初在吐鲁番发现的北凉石塔提供了解释,而且为河西早期石窟的渊源提供了旁证。文中对这几件石塔的造像作了介绍和研究,以此来推断和说明北凉佛教艺术和造像的基本特征,追溯了这些特征的源流,与新疆石窟以及中亚、印度的造像艺术作了比较研究。同时,认为北凉石塔的造像艺术也影响了麦积山、云同等一些与中原石窟的北魏早期造像。在此基础上,对莫高窟的早期洞窟作了分期研究,分析了它们中原一些石窟的关系,探讨了敦煌早期风格一些重要特征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