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  相似文献   
2.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岁》里的性苦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先勇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包括他去美国留学之前在台湾创作的11个短篇小说,其中可以发现他受弗洛伊德性爱观和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很大,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  相似文献   
3.
忧世情怀是每个在儒学传统中生长的中国知识分子独有的情结,“修、齐、治、平”是他们的最终理想,“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是他们的政治抱负,在理想抱负无法得到最高统治阶层的认可采纳或大厦将倾无力回天时,他们便无一例外地表现出深深的失望和感伤,这种情绪几乎成了传统文学最大的特色。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忧世情怀就成了传统文学的一个鲜明的特点。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审美教育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 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审美教育在本质上又可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它是以美的事物来陶冶和感化人的情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变得高尚,塑造完美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个性和谐、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5.
1992年的仲夏,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驱车穿行孔林,飘忽片片思绪,预测孔学的未来,预测21世纪孔学与中国、孔学与世界的关系。费孝通先生的《孔林思片》,以世界公民的眼光来看待孔学,以地球村意识来思考儒家文化的困境与出路。费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讨论孔儒人格理论的文化—心理之奥秘及价值的一个方面,即实践理性—贴近人生的孔教。并从思想文化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革命史等角度全面阐释了儒家学说中的"学"、"思"、"行",说明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孔子及其儒学,早巳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成为"中国人"这一人格模式的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内核.本文拟对"中国人"的人格构成中的礼教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1992年的仲夏,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驱车穿行孔林,飘忽片片思绪,预测孔学的未来,预测21世纪孔学与中国、孔学与世界的关系。费孝通先生的《孔林思片》,以“世界公民”的眼光来看待孔学,以“地球村”意识来思考儒家文化的困境与出路。费老提出“心态关系”一说,他指出:人与地球的关系(诸如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等等)是生态问题;而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则是心态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代审美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其根本目的是对完美人格的培养。从这一点来看,重视“美”与“德”的双重塑造的儒家审美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今天我们审美教育所追求的目标,这种契合为我们在语文教育中实施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古典诗文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于儒家学说中,而儒家文化是建筑在道德本体论基础之上的,其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核心,表现了对人和人格的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如何充分利用古典诗文所内蕴的儒家人格思想为现代人格塑造服务?我们认为要恰当运用教学艺术,在课堂中灵活实施有益于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教育策略。一、知人论世古典诗文教学要重视讲解作者生平、生活时代及其写作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了解历史人物和过去的社会生活、道德风尚以及人们的人生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