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 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从来都是密切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的新文学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更是呼吸与共,命运攸关。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1917——1927),那难得的几年“解放”的空气,让一代才人得以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抒发各自的蕴蓄。于是,中国新文学从发展的开端起就迅速进入了第一个高潮,出现了双峰并峙,双流共进的局面——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流派竞驰,众多作家的个性、风格异彩纷呈;体现出历史在大转折的时代所赐予人们的宽宏气量。当新文学发展到第二个十年(1927——1937)时,时代的足音在文学作品中显得那  相似文献   
2.
比较优势是一个企业独有的特征优势。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运营报纸的比较优势是报纸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品牌特征、读者群特征和经营管理方式是报纸的比较优势的主要表现。运营好这三方面的比较优势,一张报纸便能找到自己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相似文献   
3.
城市类晚报的发展一定要基于自身的城市价值,特别是在市场遇到困难的时候,媒体的价值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客户的预算在趋于紧张时,媒体的价值就会越发得到凸显和认可。  相似文献   
4.
悲剧,不论是作为一种文体形式还是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它都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黑格尔、恩格斯、叔本华、鲁迅等对悲剧有过精采的论述,因此,本文不准备对悲剧以及悲剧意识的概念作精细的辨析。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适当的构架,并在这个构架中充分认识新时期的悲剧小说以及小说中悲剧意识的发展和演变。一般说来,在古今中外的悲剧中,大多隐含着这样的共同意蕴:它描写一种值得肯定的价值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扭曲、变形以至被破坏、毁灭。鲁迅曾把悲剧的这一共同意蕴或内质概括为: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环境下,作家对价值的判断及对其毁灭的原因的理解不尽相同,因而形成不同的悲剧意识,在不同的悲剧意识的制约下,悲剧也会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本文即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使用“悲剧”和“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