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初经学的复兴,本着经世之目的,虽有尊汉抑宋的倾向,但仍然是汉宋兼采;随着满清政权渐趋稳定,统治者的官方价值体系的选择,理学由清初仍对王学的回护明显的转向尊崇、笃信程朱理学;对陆王心学总体的抑制与驳斥,黜空谈心性的空疏转而强调尊崇实学、实用躬行。  相似文献   
2.
身处近代中国社会动荡和急剧变革时期的王国维,是位饱受传统化濡化而又受西方化洗礼的一代国学大师。时势巨变的刺激,对“可爱”与“可信”之统一的企求,儒的道德化灵魂的召唤,使他的学术研究最终走向返经信古,于经史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在王国维的心目中,殷周的德治化是“可爱”的,通过考证也是历史的真实,因而是“可信”的。这样,王国维通过回归传统,寻找到了化的认同感,在主观上获得了有生慰藉。但理想与现实终究并非一回事,王国维孜孜以求的困扰他的“人生之问题”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一代文化名人胡适,在“五四”高唱“民主”与“科学”及其“科玄论战”这一历史文化背景下,提倡“科学的人生观”,既有合时代的一面,也有“科学主义”的倾向。同时也具有将人生公式化、忽略科学的内在价值、唯意志论的倾向等诸多瑕疵。  相似文献   
4.
施闰章为清初著名诗人,在诗坛、文界、官场均有盛名。而清初以来对其研究一直显得有点冷清,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对其研究的状况才有所改变,但研究的领域主要集中在诗歌创作与诗学思想方面。近年来研究稍为全面,对其诗学、家学渊源、史学思想均有所探讨,而其散文作品及其美学特色、理学思想及其道德践履的关注仍然不足,史学思想研究也非常薄弱。今后对其研究应朝着全息化、精深实证化方向发展,使施闫章研究的学术水准有个整体性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皖南的九华山不仅是佛教胜地,其周边也是人杰地灵之所,秀美的自然风光也孕育了诸多文人墨客,其中晚唐时期的许棠、张乔、周繇、张蟥四人,诗文创作成就突出,后世合称“九华四俊”。择取“九华四俊”诗文别集,略述他们的生平,释解其文学成就、艺术风貌,并依据相关目录学等著作,勾稽四人别集的版本源流及承传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认为文学也是“无用之用”之学,能给人“人生之慰藉”,有其特殊的功能,并以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超功利的审美观念来观照中国古代文学,他的这种方法在当时具有独特性,带有一定的现代意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在清初诗学从遗民诗风转变为"神韵"诗风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战乱题材的诗歌思想意蕴丰富,不仅仅体现了他的仁者之心,也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独特的叙写方法和温柔敦厚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8.
江增华  刘丹宁 《科教文汇》2008,(36):198-198
由于体育课受影响因素较多,教师虽已备课编写教案,但在实际体育课中许多体育教师是处于一种教案不全或无教案状态下。本文提出了以卡片的方式来编写体育教案,并对其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国维治学路向的转变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的一生不断转变治学路向,倾注着对“可爱”与“可信”的双重寻求,以希望解答“人生之问题”。哲学研究使他陷入“可爱”与“可信”的两难;文学研究使他获得短暂的直接慰藉;史学研究,于经史考据之中,寓经世之意,而其困扰他的“人生之问题”始终未能获得真正的解决。但王国维的学术研究中对“可爱”与“可信”的双重寻求及其“困境”,展现了形而上学与实证科学的内在紧张,反映了世界范围内整个近代哲学的两大思潮——非理性主义与实证主义的冲突;触发人们思索:人文学科领域能否将“可爱”与“可信”统一?  相似文献   
10.
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其思想的主流是圣人之道的儒学,但他也接受了佛、道的影响,其思想具有明显的矛盾性。一方面始终以弘道为己任,践履着圣人之道,具有强烈的入世愿望,而另一方面,时而又流露出慨叹人生苦短,及时行乐以及避世归隐的思想。其人格品质具有内刚外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