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教师口语》是一门从1993年才正式开始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它虽是一门实践训练课,但又不能脱离理论知识的指导。那么,究竟如何组织好这门课的课堂教学,才能在大纲规定的教学时间里,既让学生受到全面系统的训练,又能得到一定理论知识的指导?这是摆在每位日语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对此笔者近几年来在教学实践中,探寻出一套“激趣、探究、尝试、强化”的教学方法,并且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一、激趣——激发兴趣,活跃气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教师口语》教学任务的完成尤其需要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师日…  相似文献   
2.
这里从言语风格学的角度.论述了影响作家言语风格主观性的诸种要素,如审美意识、气质性格、思想情感、阅历学识等.同时指出了作家言语风格也要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但客观因素不是作家言语风格的直接决定因素,它要通过影响主观因素才能作用于作家的言语风格.并提出了主观因素才是决定作家言语风格的决定性因素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许多现象并不是绝对精确的,尤其是语言现象,更具有模糊特性。这种模糊性主要表现为:一、内涵的多义性,它包括语言内涵的多层次性、多向性等。二、外延的不明晰性,即概念的外延常常交叉在一起。三、量的不确定性,主要指概念内涵的数量范围的可变性。四、结论的相对性,指答案的非唯一性,正确程度的非绝对性。  相似文献   
4.
《老子》一书是《道经》和《德经》的合编;二者的关系是《道经》为经,《德经》为新的阐发,《道经》和《德经》合编符合古书经传合编、师徒作品合编的通例;《道经》是老子亲著,反映了春秋及以上许多古老的观念,透露出浓郁的楚文化信息,《德经》折射出战国时代齐国史影,很可能成于稷下学者环渊之手。  相似文献   
5.
个人语言风格的构成因素应包括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方面。前者是指构成语言风格的客观物质材料系统的各个方面;后者是指除了静态因素以外的对语言风格的形成有影响的因素,如交际环境,文化情境等。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随着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新事物、新观念不断地涌现,人们的话语表达在指称这些事物时,产生了一系列的"旧词新喻"的现象。人们在隐喻性思维的导引下,使原有词语的语义泛化,通过人们频繁地使用,其隐喻意义就沉淀为词的比喻义,从而成为词语的固定义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