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2.
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力度也比预想的大。但是,推行一年来,其效果却不容乐观,似乎是讲时易,做时难;理解易,把握难;布置易,执行难;训练易,达标难。由于诸多因素的干扰,在推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选择几个问题谈谈管见。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力度也比预想的大。但是,推行一年来,其效果却不容乐观,似乎是讲时易,做时难;理解易,把握难;布置易.执行难;训练易,达标难:笔者认为,造成此种局面的因素有五:其一.中考、高考改革速度缓慢,未能与课改同步.高考录取新生仍然将分数作为惟一标准,因此,重书本知识点、重学科本位的观念已成为实现课改“三维目标”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实施新课程的速度比预想的快,力度也比预想的大.但是,推行一年来,其效果却不容乐观,似乎是讲时易,做时难;理解易,把握难;布置易,执行难;训练易,达标难.笔者认为,造成此种局面的因素有五:其一,中考、高考改革速度缓慢,未能与课改同步,高考录取新生仍然将分数作为惟一标准,因此,重书本知识点、重学科本位的观念已成为实现课改"三维目标"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5.
对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论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是困扰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认识不清或处理不好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教育改革以来我们经历了“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双主体沦”、“主体主导论”等认识过程。而今,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师生关系的理念,已成为当今课堂教改的主流意识。这说明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认识正在逐步进化,并得到了提高。但是,随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出台,这种认识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符合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否符合当今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教育终身化和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潮流,还有待时间或实践来检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