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小女人散文”热在20世纪90年代曾迅速兴起,又寂然消散。作为一种特定时空下的文学现象,这股思潮背后始终潜伏着批评与争议。“小女人散文”具备鲜明的都市格调与大众化色彩,是中国经济、文化转型期的特定产物。这一文体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迅速降温有自身局限之故,但它如能克服缺陷谋求突破,当能对新世纪散文文坛做出一份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2.
:萧红作品的抒情品质,源自作者独特的生命体验,它使作品呈现出鲜明的自传性色彩和浓郁的寂寞情调。萧红通过情绪结构将文本整合成具有统一抒情品质的有机体。回忆是情绪结构得以生成的内在动因,也是作者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从文化意味审视,萧红的抒情姿态还来源于外在的文化语境的渗透。这表明她对生命中一种根源性的回归和坚守。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课程对德育提出了高要求 ,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精神 ,综述了德育目标及内容 ;根据道德发展的影响因素 ,阐释了几种典型的德育教学方法 ,并结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及各模块的教学内容要求 ,分析了各教学模块的德育教学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凌厉”与“平淡”构成了周作人早期散文的两个主导倾向。它们时而各自突出,时而相互牵制、渗透,并表现出由“凌厉”向“平淡”过渡的趋势。在彼此力量的消长中,形成了周作人散文中矛盾而统一的复杂风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