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缘文释道,因道解文,以文中内在的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受到情和理的潜移默化。我在教学中,比较重视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做法是: 一、激发情感文章不是无情物,作者写作的全部目的都在于表达思想,寄托感情。文学作品的思想教育只有通过读者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时才能实现。语文教师不仅要发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还要采取各种方法和途径,去激发、诱导、培养学生的情感,使之尽快地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尽快地  相似文献   
2.
新编中学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占了60%左右,其中不乏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它们展现了众多的艺术形象,映照了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在学生面前展开了一个无比广阔的美的天地。这些语言艺术的范例,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们的做法如下。一、启迪学生发现和体验课文中的意境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语文教学中应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进入作家创造的优美、深邃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生动美好的  相似文献   
3.
一项教育课题的研究工作,经过查阅教育献、设计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整理分析资料等步骤,按计划完成研究任务后,需要撰写、形成一份该教育课题研究的书面材料——课题研究报告(论)。这种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字加工和表述的过程,是课题研究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道程序。  相似文献   
4.
最近,笔者再一次拜读、品味詹振权教授的大作<温州教育论稿>,又有了新的感悟.詹振权教授是一位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热爱的、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的资深学者.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卓有成效地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他的研究植根于教育教学实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感人的艺术魅力.<温州教育论稿>选录了他主要的教育论文和研究报告,是詹教授一生心血和研究成果的浓缩和结晶.他的这些研究正如原温州市主管教育的副市长陈莲莲先生所评价的那样,具有 "思想的深刻性与表述的生动性的精妙揉和、理论的抽象性与行为的可操作性的有机转化、视野的个性化与科学的预见性的生动印证"的显著特征,读后令人赞叹,使人感动.  相似文献   
5.
温州是我国的一个改革试验区。十几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温州教育学会工作,群众性教育科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我国城乡兴起了社会团体和私人办学的热潮,它已渗透在幼教到成教、普教到职教、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各个专业和各个层次。这种令人注目的社会现象,顺其自然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我国多元办学体制的一种成份,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温州市这个改革试验区的社会团体、私人办学为例,探讨这一办学体制的几个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教委明确提出:“鼓励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所谓“办出特色”,就是指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独特的、本质的、稳定的教育风格。“独特的”,是事物本身的特殊性反映在教育上的个性风貌,是办学特色的主要特征;“本质的”,突出强调通过“特色”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诸方面以及个性特长上得到充分发展,使其成为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稳定的”,即是说学校经过努力形成某种特色后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相对的稳定,它标志着  相似文献   
8.
随着温州市中小学校“教科兴校”战略的深入实施,不少学校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典型的经验。为此,制定出一套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标准,对这些学校的“教科兴校”效果进行评估,并对这项工作开展研究,应是我们地方教科研机构迫切的工作任务。笔者这里拟借鉴现代教育评价理论,并针对  相似文献   
9.
教育研究论文的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绪论、本论和结论。在这部分作者将对自己观点进行充分地阐述和论证。它一般运用两种方法:议论与推理;证明与反驳。掌握这两种方法,并能运用得如鱼得水,得心应手,则能提高教育研究论文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我长期担任班主任,天天生活在学生中间,实践使我认识到:只有真正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才能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生摄取的各种信息大增,他们的思想变得复杂,在他们貌似平静的生活中往往有潜在的种种思想的急流和漩涡。再说,现在的中学生的学习:早起、晚睡,无休止的作业、测验,乃至高压力的升学考试,在某种程度上说,是社会生活中最紧张的脑力劳动。这样,他们便会产生与同龄人,老师,长辈交往中感情方向的高需求,以调节自己心理上的平衡。感情是基础,理解是桥梁,班主任要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有成效,就要深入学生生活的“急流和漩涡”里去,与学生进行思想深层的交流,真正把握他们思想的脉搏,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