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改革办学模式 目前,农职高种植类专业办学模式僵化、呆板,很不适应职教发展的需要,比较好的办学模式应为“开放形”或“联合型”,即实行多学制、多层次、多规格办学。既有长班,也有短班,甚至单项技术培训。只要社会需要,就要想办法办。在课程安排上也要灵活,特别是要适应农时和生产的需要,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合理安排。另外,招生要灵活,招生对象不能只局限于应届初中毕业生,应面向社会。招生季节也不应只局限于秋季,应实行全年招生。只有这样,办学才有后劲、有生机。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在青春期的青春萌动的确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有了这种萌动的学生可能会用带锁的日记本写下自己的心事,也可能会在异性同学之间传递“情书”,或者异性同学相互约会等。作为一名教师,对这些学生的变化,首先要理解和尊重,这些举动证明孩子们已经不是两小无猜的孩子了,对异性同学产生的这种朦胧的冲动与欣赏正是他们长大的表现。对于这份情感,教师要替学生保密,不要大肆宣扬,不要公开去处理,更不要盲目地发怒或斥责,要知道。这是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而引发的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