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是对信息的理解。"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已成为考生答题正确率高低的重要一环。但初中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急待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笔者结合多年毕业班教学的实践谈谈如何获取、解读有效信息以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版)》将时空观念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即思维意识和思维方式。有专家认为,初中阶段以训练思维意识为主。思维意识主要指反映、感觉,属于浅层思维,主要包括时序思维意识和空间思维意识。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结构进行观察、分析,形成具象化的历史认知,这是最基本的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3.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在江苏已进入第二年,模块专题式教学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新鲜感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到评价体系,新课改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威课堂生成的目标,依然是十分现实和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拟从分析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出发,主要以人教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课为例,来谈谈如何以课堂为主阵地,达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汤红琴 《考试周刊》2013,(66):140-141
我们通常所说的史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史料的种类很多,本文主要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文字史料和图表史料展开论述。短短45分钟的课堂内教师究竟该怎么选择史料,如何呈现史料将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