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认为,孙中山在晚年提出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是中国革命史上的飞跃,是他革命学说的发展高峰。对此理论,社会科学界持一致看法,但在分析这一革命方略及其思想转变时则稍有分歧。本文提出,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实践及其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主客观因素兼而有之,其根本基于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
《孙中山全集》中收录的《关于陈炯明叛变之谈话》一文,编者认为写作时间是在“7月10日前”,这论断不确,应为7月11日。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海军舰队护法旅程的几个侧面 ,用翔实史料叙述“永丰”舰在翊护元首、讨逆靖乱斗争和坚持革命到底的英勇、坚毅的斗争历程 ,说明“永丰”舰改号中山的缘由 ,指出它伴随领袖的英名与其光辉、壮烈的战斗事迹而扬名海内外。文章提出这艘历史名舰重见天日将会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再建勋劳。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在50年代从新民主主义转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看法上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过早的转变”,“主观意志的产物”;我们认为它是历史的必然,人民的选择。这个根本分歧是两种对立社会思潮在社会主义现实问题的反映。这一问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涉及到对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这个是非问题必须辨明。  相似文献   
5.
援闽粤军的建立是孙中山革命民主派在第一次护法运动时期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这支军队的筹建,海军护法舰队起着极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这支护法军队筹建过程中的复杂斗争及曲折变化,对深入探讨第一次护法运动历史经验是有种益的。一 1917年9月,孙中山在他率领南下护法的海军舰队的支持下,经国会非常会议选举,在广州建立起中华民国军政府。由于掌握广东全省军事政治实权的桂系粤督的阻挠,除得到驻  相似文献   
6.
1918年1月3日晚,孙中山命令军政府海军舰队的“豫章”、“同安”两舰炮击广东督军署事件(以下简称事件),对当时护法斗争影响很大,各方反响强烈。孙中山与中华革命党人为了缓和各方的紧张关系,在事件发生后做了大量的解释工作,留下不少文字材料。但这些材料基本上属一派意见,政治倾向性明显,且多数强调事件是对桂系军阀无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