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语感是对语言现象的感知能力。语感普遍存在于听说读写之中。语感具有两大表象,即形象思维和富蕴感情。对于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来说,语感是一种形象思维,学生在听其音阅其文时,脑海中能再现形象的场景,如临其境,深层次体会思想意境和情趣。吕叔湘先生说:“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有些学生阅读听话时心领神会,频品妙处;说话写字时出口成章,下笔千言,意以语随,都是凭借他们对语言的直觉和敏感。而有些学生则很难达到这种境界。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第一要注重“表述”能力的培养,即通过强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市场需求的发展,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地加深,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是高校应长期努力的方向。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具有长期性与系统性,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教育主体、教育客体等,因此了解思想政治教学现状及有效课堂教学影响因素至关重要。如何在新形势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四大理念之一,我认为在高效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课堂的灵魂,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下面我结合这一理念,谈谈我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一、自主学习——实现高效学习的永恒法则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它体现了学生  相似文献   
4.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树立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强调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注重构建情感化的师生关系等。本文指出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树立人本主义教学观的具体内容及实施途径,是对音乐欣赏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是教学环节中中心地位的新的确立与建构,有利于学生审美层次的提高及人格心理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当今社会50后低收入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阐述了有些老年人生活没有保障的问题,并从历史沿革、经济发展及社会价值取向三个方面,探讨了50后低收入老年人生活保护政策不足的原因,从社会公正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低收入老年人生活保护政策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乡差距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城乡差距过大不仅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而且是有悖社会公平、公正的.尤其是医疗保险的差距,更体现了这一点.疾病是每个人的一生中必定要经历的事件,而医保是为国民释放这方面的风险,保证每个国民健康的成长与生活,是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医疗保险就成了“必需品”.而在人人平等的社会背景下,我国城乡国民医疗保险的待遇,保险水平都有很大的差距,违背了社会公正.文章主要从社会公正的视角说明了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发展的历史,城乡医疗保险差距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完善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前瞻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秒速5厘米     
秒速5厘米,樱花落下的速度;秒速5厘米,你转身的速度;秒速5厘米,孤独侵袭的速度;秒速5厘米,我们擦身而过的速度;秒速5厘米,我们丢掉彼此的速度;秒速5厘米,我遗忘你的速度……  相似文献   
8.
汪丽娜 《考试周刊》2014,(73):190-190
如何汇集零散的网上素材资源,为师生提供有价值的、适合教学应用的网上素材资源,是当前人们花大力气研究的一件事。在这一过程中,整合、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向师生提供资源检索、浏览和下载的资源库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为解决资源集散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可见,教学资源的建立,能够提供给教师和幼儿使用的,或进行加工、组合后能够使用的,对教和学具有促进作用的,能够帮助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信息资源、支持系统和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的出现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但也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各类信息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相关人员需要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地运用新媒体。从新媒体时代特征、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新媒体时代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几方面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做到能听、能读、能说、能写。在公开课《爱莲说》的教学中,教师把听说读写贯穿本节课的始终,难能可贵的是把文本分析落到了写作方面,整节课不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是落实了写作上的突破,摒除了为了上好公开课而只搞形式不顾实效的陋习,学生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