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中国政府经济职能转换的理论基点历史和现实的事实告诉我们,即使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经济人的行为特征依然存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教训都有力说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承认“经济人”假设。在此前提下,重新确定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如下理论基点:(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演进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来说,政府职能的强弱和活动范围的大小是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而不断变化的。在市场经济孕育时期。由于市场基础薄弱,发展不成熟,生产力水平低,需要…  相似文献   
2.
对比中美两国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发现,中国社会工作专业潜在的人才需求巨大,但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仍存在课程设置不科学、教育管理不规范、就业环境较差、专业的社会影响力不高等现实问题。中国应该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加强各部门的联动,以需求拉动社会工作的专业建设,建设致力于解决本国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政府经济职能重新定位的前提在中国长期固若金汤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各级政府以无所不能的全能思想来定位经济职能,否认和排斥市场的机制和作用。于是从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到社会的吃喝拉撒睡,处处可以看到政府辛苦与劳作。尽管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内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计划经济体制的痼疾逐步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识。在经历了计划与商品、计划与市场的激烈争论之后,市场经济的观…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家统计部门对全国近二十个省市的调查统计,1997年,我国人均GDP仍处于低水平状态,我国的最终消费率只有58.8%,居民消费率则更低,只有47.5%。偏低的消费率不利于为我国工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内需条件。我国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不可能再有日、韩、东南亚国家的当初的国际贸易条件,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海外市场来支撑中国这样一个大国,中国决不可能走“低消费、高外向度”的外需主导型发展之路。中国在长期经济发展中只能是以内需为主,消费率低而储蓄率过高,将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在今后一段时期受到严重的国内市场需求约束,进而导致长期增长率下降。因此,消费率偏低已经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