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语文》1994年第3期发表了张鸿魁《〈金瓶梅〉》“扛”字音义及字形讹变》一文,认为《金瓶梅》五十八回例中的“證”是从“扛”讹变而来,并且还论证了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并就此探讨了近代汉语训释的方法问题。本文不准备对张文的观点作全面的评价,只想就文中作者所认为的“證”是“扛”的讹变谈一点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通泰方言“啊”后附的语法构形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通泰地区方言中“啊”后附的语法构形作进一步的探讨,描述了它们丰富生动的各类表现形式。第三部分就相关的动词句式所表示的语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由葛振家点注的《漂海录》 ,主要有以下不当 :一是因误标而出现“破读” ;二是当断处而不断 ;三是字词训释上偶有前后矛盾。  相似文献   
4.
殷寄明汉语语源学系列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当代科学语源学向前迈了一大步。本文对殷著的主要学术成就作了简要的评述,指出其在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上的开拓性的贡献。殷寄明的研究既有微观的字词的考释和系源,又有宏观的理论建树与阐述;既有对学科轮廓的勾勒,又有对史的源流的溯源。尊重前人学说但不盲从,善于在研究中发现问题,更重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训释了近代汉语的“兜搭”,“没搭煞”、“屋山头”、“砑光”等四个词语,指出了几部大型工具书释义上的不足及一般小说、戏曲注释的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