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关于校长非权力性影响问题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汪宗信,汪蔚权力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所谓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校长是学校管理者,是学校权力的拥有者,对学校的全体人员有一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里,作者仅就...  相似文献   
2.
现代生产、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推动着各国的教育改革,这些因素也促进着我国的教育改革。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是首要的。经济建设是中心。为此,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这就必然要求我国的教育体制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改革,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改革总是以思想改革。观念转变为前提的。教育改革也不例外。研究和把握教育改革中人们的心理动态,将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这里就教育改革中的几种惰性心理作简单的分析。 1、态度定势。定势理论认为,“由一定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同类后继心理话动趋势”(韩进之,王宪清编著的《德育心理学概论》)。态度定势就是由于过去感知形成的准备状态为感知当前事物造成的影响。因而按照某种固定的倾向去反映现实。表现出一定心理活动的趋向性。在教育改革中。有的人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头脑中的固定模式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要坚持三个解放,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要深化改革,让学生有所学;强化管理,让学生自觉学;优化管理,让学生刻苦学.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5.
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反复证明,按照人的心理活动规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去挖掘人的心理的“内在潜力”,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是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有效地挖掘教师的心理的“内在潜力”,是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果学校领导对教师发生认知上的偏差,就会影响对教师的态度、情感、动机清晰度等的变化,从而直接地影响管理的效能。认知偏差指的是人们在相互联系和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形成印象时所产生的偏见和误差。从社会心  相似文献   
6.
7.
8.
紧密地围绕根本点。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它具有基础性、全面性、普遍性的特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合格公民,应该是我们办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过去在办教育的指导思想上不够端正、忽视了提高民族素质这一根本任务,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愈演愈烈。近几年来,我们把提高民族素质作为我们的根本任  相似文献   
9.
逆反心理属于社会心理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人们对于直接刺激的事物所作出的同正常状态下性质相反的反应,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反控制心理。它不仅表现在中学生身上,壮年人、老年人身上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要加强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不能不对中学生的逆反心理进行辩证分析,认真地研究,对它实行合理的控制。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特点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中最关键而又有特色的时期,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代的开端。中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