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怀念恩师     
我在村小上学的时候,学校很小,只有几间简陋的破瓦房,没有围墙,也没有操场,每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所以根据实际情况,一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组成一个复式班,五六年级必须到四五里以外的辅导完小就读。记得当时学校的老师很少.难得来一位年轻有活力的,就是有也往往呆上一学年就再也不见人影了。  相似文献   
2.
印象很深刻,我的小学老师就是用拉一拉的方式来区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否具有稳定性的。那时还感觉挺有意思,因为除了能读懂它们的特性外,更觉得数学真好玩。也许就是从这些点滴的"有意思"中,我爱上了数学。但是岁月轮回,当我自己转换  相似文献   
3.
4.
学习数学,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一种充满"生活味"的数学课越来越多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但数学与生活并非是完全一致的,具体问题还须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5.
怀念恩师     
我在村小上学的时候,学校很小,只有几间简陋的破瓦房,没有围墙,也没有操场,每个年级只有十几个学生,所以根据实际情况,一年级和三年级、二年级和四年级分别组成一个复式班.五六年级必须到四五里以外的辅导完小就读.记得当时学校的老师徊少,难得来一位年轻有活力的,就是有也往往呆上一学年就再也不见人影了.校长说:"学校实在太艰苦,留不住人呀!"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观察物体”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学生初步认识这四种立体图形的情况下.任课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组活动:让学生用学具搭一个物体,起个名字,看看都用了哪些立体图形。教师话音未落,学生都疯抢起来,手快的学生抢到的学具多一些,手慢的学生一个也没有捞到,大家吵吵嚷嚷,教室里乱成一锅粥。  相似文献   
7.
俗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我融入华应龙老师精彩诠释的"角的度量"一课时,我深感:听特级教师一堂课,使我顿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悟。华老师那朴实的数学语言、精心的教学预  相似文献   
8.
9.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借助"乘车"这一主题情境,利用车上原有的人数、下车的人数和上车的人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求出车上现在的人数.因为学生对这一情境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学生的理解比较透彻,从估算现在车上的人数与原来的人数哪个多,到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算式的意思,学生都得心应手. 当学生把"乘车"这一情境内化为一个数学模型时,我忽然发现,在他们眼里处处都有"乘车问题",正所谓:心中有"乘车",便处处可用到"乘车".  相似文献   
10.
北师大版教材一年级下册"两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借助"乘车"这一主题情境,利用车上原有的人数、下车的人数和上车的人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求出车上现在的人数。因为学生对这一情境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学生的理解比较透彻,从估算现在车上的人数与原来的人数哪个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