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四百”新人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简称‘嗯品课”)的主要任务。所以,在教学思品课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实际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选择“渗透点”和“结合点”,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下面,笔者结合思品课教学实践,谈几点具体做法。一、创设情境,引发爱国之情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而人的情感总是和认识紧密联系,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教师根据思品课教材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理解教材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受某种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映,如爱好、憎恶、愉快、悲伤、同情、失望等。教学中的激情,是指通过某种教学手段或方式激发学生的这种心理反映,使之进入特定的情境,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导入、讲述、讨论、辨析等多种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对教材内容的感奋,升华为思想共鸣,成为具有理性的情感,即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对一件事物或一种行为采取赞成或反对,追求或舍弃的态度。所以,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一、创设情…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建立假设,并在收集各种证据的基础上证实或证伪假设,最后得出结论。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知道,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兴趣是思维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  相似文献   
4.
情感,是人对某种事物的态度所引起的内心体验,如爱好、憎恶、愉快、悲伤、同情、失望等。激情,就是激发、促进这种内心体验,振奋这种情绪。教师在思品课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导入、讲述、讨论、辨析等教育过程,有意识地让学生从对教材内容的感悟,达到思想上的共鸣,产生内心体验,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