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道德教育个体功能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四大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此带来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环境的重大变化,向思想道德教育提出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思想道德教育只有与时俱进、发展自身的功能,才能充分显示其实效性.那么,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功能应当如何发展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认知和情感两方面进行交互作用的过程。情感性德育教学范式特点之一是重视人的情感、并把情感发展纳入德育课教学的目标;二是利用人的情绪情感的特殊机制,改善和提高德育教学的影响力和有效性。其作用在于:对于学生道德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它要求德育教师具备基本的情感素质,如尊重感、公正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相应的主导情绪和状态以及师生情感交往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相似文献   
3.
推荐理由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思想道德教育如何顺应新情况与新问题,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和拓展自身的功能定位,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本文从思想道德教育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诸方面对思想道德教育个体功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的思考与全新的阐释,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