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阅读《朱永新教育文集&;#183;享受与幸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时,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朱永新先生一定会在这本书里帮助我们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设定享受教育与享受幸福的起点?如何抵达那享受与幸福的终点?  相似文献   
2.
多元化的社会.给很多人和事都提供了各种可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育及成长.民办学校的大量涌现.对教师而言,“调动”这个词正在逐步淡出教师的事业空间.转而代之的是“流动”。于是,教育行业内,出现了大量的“在路上”的人们,他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将自己交付给道路。  相似文献   
3.
顺应课改要求,探索一种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能力的课堂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无疑是探究教学的着力点。问题意识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困惑和想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尤为重要。问题意识即一种怀疑精神,一种探索意识,它是探究学…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在高二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懒散、以自我为中心、怕吃苦……平时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中,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居多。许多老师也发现,性格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大多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年时,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很少,与父母的感情不深。往往性格内向。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5.
阅读《朱永新教育文集·享受与幸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时,我首先考虑的问题是,朱永新先生一定会在这本书里帮助我们解决两个问题:如何设定享受教育与享受幸福的起点?如何抵达那享受与幸福的终点?这本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曾以《享受教育》为题作为“教育在线文库”出版过单行本。现在收录在文集之中,且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影响与意义自然又非寻常可比。享受与幸福在这里是一种具有精神高度的内容,当然,朱永新先生的教育意义,并不是排斥或拒绝可以从教育里享受到的世俗意义上的幸福。读完这本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享受与幸福是…  相似文献   
6.
近日,笔者在高二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懒散、以自我为中心、怕吃苦……平时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中,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居多.许多老师也发现,性格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大多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年时,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很少,与父母的感情不深,往往性格内向.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  相似文献   
7.
沈扣洪 《师道》2003,(7):23-23
哲人说过一句极为精彩的话: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这句话用在教育上,更为恰当。很多看来似乎是非常精彩的比喻,认真推敲起来,却很成问题。我们看看第一个比喻: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这句话是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讲的。客观上说,周弘确实是用这种心态对待他的聋哑女儿周婷婷的。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关系不能放到所有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周弘和周婷婷的关系,以及周婷婷作为一个聋女的成功,只是一种很特殊的教育个案。从周婷婷的受教育过程看,她不具有学校全日制教育的性质与意义,她更多的是一种家…  相似文献   
8.
近日,笔者在高二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懒散、以自我为中心、怕吃苦……平时行为习惯不太好的学生中,由爷爷奶奶带大的居多。许多老师也发现,性格有明显缺陷的学生,大多有“隔代教育”的影子。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幼年时,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很少,与父母的感情不深,往往性格内向。这种现象值得警惕。上海市妇联的调查显示,上海目前0~6岁的孩子,10个中就有5~6个主要由隔代老人教育。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形成,祖辈承担对孙辈的家庭教育正成为很多家庭的教育特色。调查表明,孩子年龄愈小,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比率愈高。社会竞争加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