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改革开放的总形势下,市场经济进一步发育,人们的商品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注重实效性。这一观念冲击着大学校园,过去单纯书本上的“授业解惑”式教学已不适应新的潮流。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设备的引进,社会要求大学生既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以适应对新技术的吸收和搞好二次开发。我们的学生同这一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学生入学前,接受以升学为目标的教育,缺乏最基本的动手能力的训练。二是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有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凭感觉与兴趣学习课程,造成学工不爱工,学工不会工的结果。一是学校本身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得力措施。针对这种情况,从1987年开始我们在占全校半数以上的机械类专业,进行以强化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配套改革。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建设人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大学写作课 ,以其明显的实用性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但业内人士如能认真审视高校应用写作课的教学现状 ,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发现 ,运用逆向思维法 ,写作教学中的一些症结 ,将迎刃而解。一、先放后收 ,逆向构建写作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写作文 ,教师首先要让其尽情抒发倾吐 ,发挥想象 ,大胆写作 ,培养其写作热情 ,消除其畏难情绪。之后 ,再逐步规范 ,由表及里 ,由粗到精 ,逐渐成熟。“放”即自由倾吐 ,大胆为文 ,“收”即收拢规范 ,按文章的法度写作。目前 ,应用写作多以公文为基础 ,以公文的功能结构、格式规范作为学生…  相似文献   
3.
对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低效的认识沈智霞大学语文课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在素质教育中,语文课以其基础性、思想性、工具性、知识性、文学性、社会性等多元性质越来越被高等学校和整个社会重视。但是,理工科大学生的语文水平并没有像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教学管理方面,传统的经验管理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培养人才的需要,而必须加速向现代科学管理转变的进程。吉林工业大学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一、教学管淫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高校的教学管理,其基础应在系一级,并且着重于教与学的动态管理,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得以控制,进而达到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目的。然而过去并不是这样,对教学  相似文献   
5.
6.
大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创造性思维培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树立创新意识 ,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是高校面向 2 1世纪教学活动的重点 ,应该贯穿于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大学语文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课程 ,同样有这个责任和义务。一、大学语文教学适合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条件分析语文是语言的艺术 ,也是思想的艺术 ,语言文字是基础 ,是手段 ,深邃的思想见解是关键、是目的 ,要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水平 ,提高大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是大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思想的深刻、思维空间的宽广 ,创新意识的增强既是语文教学的要求 ,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要求。语文教学内容和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7.
理工科院校大学语文课改革的思考吉林工业大学沈智霞理工科院校开设的大学语文还是一个初产儿.在文科相对薄弱的校园环境中,面对以理工为专业方向的大学生,怎样吸引他们学习语文的注意力,调动他们潜在的学习热情,最终提高语文修养,这是亟待我们认真钻研的新课题.一...  相似文献   
8.
一、理工科学生语文水平现状调查(一)调查的过程(略)(二)调查的结果分析1.基础知识不扎实,普通话有待推广。本次测试问题颇多:错字俯拾皆是,病句连篇累牍,词语搭配混乱,文章结构松散。如第一大题看拼音写汉字“ku姫w摮魁梧”,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愧悟”、“魁”、“槐梧”、“魁武”、“可恶”等等。错字现象在作文中表现更为突出,“意志”写成“毅志”、“匆匆”写成“勿勿”等等不胜枚举。“的、地、得”不分,“哪”、“那”互用。句子顺序颠倒,前言不搭后语,如“寝室内八个人住一所”、“真的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梦终于有了开始”、…  相似文献   
9.
10.
理工科院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工科院校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与实践宋连胜,沈智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吉林工业大学原社会科学部凭借理工科的雄厚基础,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