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刊新增"观史"栏目,旨在以新视角梳理老档案,用新观念解读旧历史,文字风格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加以评论。欢迎赐稿,优稿优酬。要求史料真实可信,评论言之有据,且有切入史料的独特观点和解析问题的开阔思维,凸显思辨色彩,字数以两千至四千字为宜。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  相似文献   
2.
沈栖 《档案与史学》2005,(6):44-45,39
"七月诗派"曾经雄踞我国现代文坛.这批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带着战斗的人格、灼人的诗情,怀着所向披靡的气概登上诗坛,正如胡风所说的"喑哑了多年的咽喉突然地叫了出来",促进了我国现代新诗的又一次勃兴和繁荣.孙钿从"七月"走来,就像硕果丰盈的七月,他的诗,无论是量或质,都是令人欣羡的.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上海的乡音,百年来,沪剧一直以我们熟悉而亲切的气息,飘逸在江南的田间、水岸,荡漾在沪上的街坊、剧场。她曾经有过那么辉煌动人的美丽的岁月,拥有过那么多激动人心的  相似文献   
4.
沈栖 《档案与史学》2013,(11):57-59
“七月诗派”曾经雄踞我国现代文坛。这批20岁上下的文学青年在抗战初期带着战斗的人格、灼人的诗情.怀着所向披摩的气概登上诗坛,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我在研读现代文学时,造访过不少文化老人,或核实史料真伪,或了解创作背景,或探询流派争论,在解惑释疑的同时,我也记录了一些史书所不曾记载、世人所鲜为知晓的现代文坛轶闻。  相似文献   
6.
名噪一时的大寨人如今也反思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感慨不已地说:“靠别人树典型不行,还是要用自己的腿走路。”这无疑是大寨人反思后清醒的结论。然而,需要反思的不止是大寨人,至少还有那些将其树为“典型”的别人,其中包括新闻记者在内。郭凤莲曾问写过大寨“经验”的记者:“‘大寨人生来就爱斗,七斗八斗不停休’、‘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这些顺口溜是你们编的还是我们说的?”郭凤  相似文献   
7.
林语堂是我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着鲜明特色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颇有争议的作家。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其人其文的研究,几近空白。近些年来,情况有所改变。这里,我们就林语堂横贯半个世纪的散文创作,进行一番粗略的扫描。  相似文献   
8.
关心和教育孩子,不是“六一”节的“专利性”话题,今天,我们议论“尊重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许并非悖时。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比亚认为,儿童从4岁到学龄前的年龄段,是思维的“萌芽期”。换言之,孩子经过呀呀学语的“原始思维”后,其脑海的思维之舟正式开始“启帆”。如何培养和提升孩子的思  相似文献   
9.
眼下有两条新闻应该使国人惊悟了—— 其一:南京百年老店十竹斋挂上了“李宁服装店”的新招牌; 其二: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大楼将改建成商都,“集购物、餐饮、娱乐于一体”。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研读我国现代文学史,收集大量有关的史料。经过一番爬罗剔抉和钩校,发现了老舍、丰子恺、阿英等文学名家的佚文,使这些尘封几十年的文海“遗珠”重又问世。 丰子恺的佚文佚画 一次偶尔机会,经友人介绍,我与旅美台湾老作家风人(沈达夫)相识。他相赠近作《台湾风情》。此书序云:风人于1948年著有《西湖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