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1.
沈沁 《现代教学》2011,(9):54-54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新授课前按一定的学习要求对新知识进行自我学习的行为。学生通过预习、交流,对新的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做起基本题就得心应手了。而当他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时,他会沿用预习时养成的习惯,自主探究,不会像预习之前那样束手无策。预习之后的学习,改变了学生依赖教师的现状,学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我在多年实践中进行大量的实践研究与思考,初步总结出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2.
数字教材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变革的重要抓手。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数字教材更加开放化、智能化,也使其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的风险要素不断增多,其中,“人因”要素日益成为引发数字教材风险的关键要素。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数字教材设计者、数字教材开发者、运营者、教师、学生和家长等人员,作为数字教材管理者、建设者、运营者和应用者等多种主体的行为风险表现更加复杂多样。在深入剖析这些风险表现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防范数字教材主体行为风险的系列策略。这些防范策略包括建立健全数字教材管理机制、明确主体责任,强化数字教材风险教育、提升各主体的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提升数字教材主体的专业素养、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支持服务机制等。期待这些防范策略的实施,能够有助于各类数字教材主体主动防范行为风险,从而保障数字教材的健康发展和有效应用,促进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