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陕西教育》1997年第4期刊登了“独辟蹊径,化难为易”一文,读后深受启发。的确在小学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中,有些几何题难度较大,思考性强,但并非高不可攀,只要能把握适当的解题方法就会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设数法就是一类几何竞赛题的一种巧妙的解题方法。现举几例说明如下: 例1.如图1,长方形面积为35平方厘米,左边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右上角直角三角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1册中,共设置了19道思考题,其中只保留了原有教材中的4道题,新增思考题达15道之多。统观新增思考题,它们的思考性、趣味性较强,但难度比以前稍有降低,大部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跳一跳可以摘到果子”,这是训练学生思维,发展智能的好素材。教师切勿忽视  相似文献   
3.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就小学数学的学习而言,迁移主要指先前学习的知识、技能对后来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所施加的影响,教学中要十分重视促进积极的影响,使新知识通过迁移而同化或顺应于原有认  相似文献   
4.
计算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计算是学生基本的数学能力,它在小学数学阶段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计算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却相对较为薄弱,计算水平参差不齐,而很多教师对于计算能力的认识也不够深刻。如计算教学重结果不重过程、重算理不重算法,过分强调计算的多样化而忽视了计算的实质等,都影响着小学生计算的有效性。《数学新课程标准》(修改稿)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