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世纪30年代出现了“移民西北”说。解决农村经济危机、充实西北国防和解决过剩人口是当时“移民西北”说最具代表性的三种观点。“移民西北”的讨论对我们今天的移民有可供借鉴的经验和可资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2.
1928至1930年西北出现了毁灭性大旱,此次大灾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死亡人口之多,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它不仅夺取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使西北民众历尽了骇人听闻的人间惨剧,而且使农村经济濒临破产,社会风气因之恶化,并且是导致西北社会在近代后期长期贫穷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旱灾固然是自然环境恶化所致,但救援不力、水利失修也是加剧灾荒,导致死亡人口过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北地区的鸦片烟祸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当时大面积的鸦片种植不仅导致西北地区的粮食恐慌,而且使西北民众大多吸食成瘾,身心备受折磨,社会风气因之恶化,到处漫溢着腐朽颓靡的空气。形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侵略的结果,而中国分裂割据的政治形势、西北地方军阀的残酷税收政策、西北地区落后的小农经济形式、鸦片本身的高额利润以及落后的文化卫生条件等因素也是导致西北鸦片烟祸泛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呼声潮涨潮落,究其因有三:一是强调西北战略地位重要,倡言“开发西北”意在巩固国防。鸦片战争以来,从龚自珍、林则徐,到左宗棠、梁启超、孙中山都是从这一角度强调“开发西北”的重要意义的。国民政府抗战前后倡言“开发西北”也是基于这种考虑。二是根据西北地广人稀树特点倡言移民屯垦式的农业开发。三是依据西北蕴藏丰富的特点而倡言发挥能源优势的开发。实际上三者又不能割裂分开,每个时期倡言“开发西北”时,都从这三方面考虑,只鉴于当时特定条件的限制,有所侧重而已。西北正是在一次次“开发”声中,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过程,这一过程至今尚未完成。在近现代一百多年“开发西北”的过程中,个人、团体、中央和地方,不论其主观动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在九一八东北事变的刺激下,掀起又一轮研究西北边疆问题的高潮,西北的边疆危机和民族矛盾因之受到普遍的关注.期间专家学者不仅揭示了列强图谋中国西北的阴谋,而且大声疾呼开发西北的国防战略意义.通过对西北民族问题的研究和认识,民族平等、中华一体观念得以加深,使日本人分裂中国西北的阴谋未能得逞.东北事变后兴起的西北边疆研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关头,蒋介石立足于西北是民族发源地和国防重地的优势特点,抓住了复兴民族和建设后方根据地主一关键问题,先后以西北为长期抵抗之后方根据地、复兴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建国的根据地相号召。这一号召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确立后方根据地、发扬民族精神及支持长期抗战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对国内兴起的开发西北思潮也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战前后的民族危机关头,蒋介石立足于西北是民族发源地和国防重地的优势特点,抓住了复兴民族和建设后方根据地这一关键问题,先后以西北为长期抵抗之后方根据地、复兴民族的精神源泉和建国的根据地相号召.这一号召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对确立后方根据地、发扬民族精神及支持长期抗战产生了一定影响;同时对国内兴起的开发西北思潮也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经济建设是中国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日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由于战时在后方的经营上存在重西南轻西北的倾向,西南的建设成果显著,因此目前的研究大多以西南为主,对西南经济建设的考察比较全面深入;对西北的研究则相对比较薄弱。本文试从宏观上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抗战初期,西北建设作为大后方经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抗战做出了贡献;抗战后期,开发建设西北则逐渐演变成了当局进行政治斗争的借口之一。  相似文献   
9.
近代中国人的西北国防战略观早期以“塞防”论引人注目,九·一八事变后,又以“长期抵抗的后方根据地”而再掀高潮。“塞防”论中,新疆是防御的重点地区,俄国是防御的主要对象;“长期抵抗的后方根据地”战略中,远距海岸、列强侵略尚未深入的西北内陆被视为国防的生命线,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这一战略的主要内容。近代中国人对西北战略地位的新认识,取得了重要成果,并在中国经营西北国防史上,提出了划时代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0.
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表面上看是本世纪30年代“开发西北”思潮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实际上在“屯垦”名义下,国民政府和孙殿英各有打算,国民政府以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来试探回族军阀,并由此初步确立了在西北农依重回族军阀的政策,正是国民政府在孙殿英屯垦青海问题上的投机性政策,导致了西北历史上振动一时的“孙马大战”,与此同时也宣告了孙殿英图据西北计划的破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