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笔者认为最基础的是掌握运用气息的方法;其次声乐是语言和音乐的结合,而咬字吐字又是歌唱中准确表现语言的基本功;我们的声乐学习,就是希望能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用歌声及语言的完美结合来表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和想要描写的人物性格,因此,把握作品的风格也是很重要的;最后就是临场的心理.本篇文章将从上述的四个方面来阐述笔者对学习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诉诸感情的艺术,而领悟音乐艺术的美都离不开听觉。音乐通过声音而实现的全部实际的音响效果,只有通过耳朵的倾听来鉴别来协调才能弹奏出更美妙的音乐,可见听觉训练在钢琴学习和练习中非常重要。我们要培养内心听觉,要培养钢琴学习者的听觉素质,使其具有高标准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以达到高水平的演奏效果。  相似文献   
3.
由于民族之间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具有一定的障碍,特别是东西方民族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更由于语言和地域的隔阂存在而进展艰难。在这种前提下,西方古典音乐这笔本应属于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在中国却没有很好地体现其自身的价值。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一部分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开始涉猎并研究西方古典音乐。但是在普通大众的眼中,西方古典音乐依旧是那么陌生、神秘和遥不可及。在中国的文化氛围中去理解西方古典音乐,正是利用了人们对熟悉的事物比较乐意接受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钢琴演奏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艺术活动,演奏技术的掌握是阐释作品的前提。一个成熟的、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必然在技术方面苦下功夫。钢琴技术的掌握不光需要用心、用脑去体会、理解,更需要长时间枯燥、持续地练习,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钢琴的作品数量很多,他们风格不同、时代不同.一首完整的乐曲,要从技巧与风格的协调统一来进行实际演奏,这不仅需要很强的技巧性,而且还要我们对钢琴作品有正确的处理和分析,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作品风格.本文从钢琴作品的声音、作品的不同风格、各个时期的作曲家及时代背景和对踏板的运用这几个方面入手,阐述如何对钢琴作品来进行处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魏巍  沈鋆 《华章》2009,(20)
我们在电视上和电台上经常听到不少的地方民歌,例如西北的"花儿"陕北的信天游,那些淳朴的劳动人民在唱歌的时候声音高亢而富有穿透力,其中还有许多技巧性的花腔.他们没有经过专业院校的训练,但是他们经常触景生情、随心所欲的歌唱,久而久之就练就了一副好嗓子,而他们唱出许多高音且嗓子还不会嘶哑.由此证明,人生来就有一种天赋的能力,来自于自由自在地并带有表情地使用自己的嗓子唱出高音.这说明高音并不是那么难唱.只要技巧正确,如唱高音的时候正确的歌唱姿势,气息的对抗和唱高音时的"掩盖",对喉头、全身的肌肉尽可能好地控制,很好的理解作品、研究作品,同时又要有丰富的生活阅历,这样才能省力、更科学地唱好高音.  相似文献   
7.
声乐教学是对不同的声音条件、不同的音乐感受和理解、不同文化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进行"一对一"的授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融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师生在教学互动中的配合情况。尊生爱师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感情基础,民主、平等、协作是良好师生关系的黏合剂,教学相长是良好师生关系的最终目的,师生关系融合就会使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形成良好、协调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学活动、完成教学目的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