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孙中山逝世后,其家属和国民党人在北京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移灵、公祭、送殡等活动。在当时的背景下,国民党人要在北京举办如此规模的治丧活动,北京段祺瑞执政府的态度是十分关键的。段祺瑞及其政府虽然对孙中山丧事态度暧昧,但基本上主动参与、配合孙中山的丧事,并做了许多辅助性和保障性的工作。北京政府的参与和支持,是孙中山丧事顺利举办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
3.
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中,孙中山丧事为国民党提供了表达诉求,言说政治主张的契机。国民党以治丧活动为契机,运用党的组织系统和宣传机器来宣传孙中山思想、塑造孙中山形象,希图通过孙中山偶像地位的塑造来强化普通民众和国民党员对党(国民党)、国(国民政府)的认同。国民党对孙中山丧事的运作,透露出许多信息,如对意识形态宣传之重视,其群众动员意识之自觉,对现代宣传手段之娴熟运用等,映射的是国民革命前后一段时期另一个面相的国民党。  相似文献   
4.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教育性很强的学科,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在劳动课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呢?我们尝试对小学劳动课创新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驱力。学生对劳动的兴趣是推动学生驶向劳动教育“海洋”的“马达”。因此,我们在劳动课教学中,应努力创设富有生机的情境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例如,教学第二册《树叶拼贴画》,开始上课时,我用一段优美生动的谈…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