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鲁迅先生寓居的京城西三条胡同寓所墙壁上.挂着这幅乔大壮书写的集骚句对联。对联集中表明了先生格外努力,珍惜光阴,以联自励之意。崦嵫,神话中太阳所入之山,古人用来指日落之处,“迫”为迫近之意。“鹈鴂”即杜鹃,鸣时百花皆谢。整联有勉人抓住时光,及时努力之意。  相似文献   
2.
"弹性预设,倡导生成"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成,具有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独特性、不可预设性。课堂上生成性问题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乎这堂课的成败,有时有所预设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应对自如,而没有预设的处理起来有的就显得慌乱不堪,有的甚至会草草了事。教师应该重视并积极解决学生的发现。对于课堂上学生提出的生成性问题我们不管预设与否,  相似文献   
3.
蝉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笔下的蝉有的是诗人化身,有的是报秋的精灵,有的则是借蝉鸣衬幽静,有的则渲染了悲凉氛围和满怀愁绪…… 诗人的自况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蝉居高枝鸣叫,饮露水生存,诗人喻其高洁、尊其品行,借以自况,委婉含蓄表达自我情感. "尊其品格"以蝉自况的诗词,虞世南的《蝉》就是著名的一首:"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声远传,诗人却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独特的视角蕴含着独特的寓意: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自能声名远播,这恰恰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相似文献   
4.
说到"语文与生活"的话题,笔者想用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过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一句作为开头。的确,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的学习范围就有多大,语文学习的边沿在哪儿,这是个无人可以回答的命题。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了相关的理论,他说:"中国的教育太重书本,和生活没有联系。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翻阅《语文课程标准》也能找到关于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5.
洪合民 《山东教育》2012,(Z5):37-38
文言文教学改革多年来都是课改的难点,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就曾在他的《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里说:"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依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说"荒凉"是因为在  相似文献   
6.
名联辑录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许多文人利用这种形式述志抒怀、自勉自策。现对如下具有警策作用的名人名联加以赏析、品味,与读者共飨。立志篇1.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少年时经纶满腹,但有些骄傲自负,曾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来一老者拿一书上门说:“老朽书中,多有不识,特来请教。”苏东坡一看,自己从没读过,羞愧难当,立刻在原联的上下联前各加两字“发愤”“立志”。从此苏东坡广读博览,刻苦攻读,终于成了博学多才的大学问家。2.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掣鲸鱼。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  相似文献   
7.
蝉是占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笔下的蝉有的是诗人化身,有的是报秋的精灵,有的则是借蝉鸣衬幽静,有的则渲染了悲凉氛围和满怀愁绪……  相似文献   
8.
议论文的写作是高中作文训练的重要内容,写作过程中,使用事例论据证明论点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不少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弓1用论据,原文照搬,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挖掘论据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形成了论点、论据“两张皮”的现象.直接导致了论证无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应试作文主要是话题作文,只要内容符合话题,形式一般没有限制。这样就拓宽了写作的范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及特长的体现,但文章千篇一律、无病呻吟,缺乏新意的现状仍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并且学生为考试而作文,东凑西扯、胡编乱造,全篇几乎没有可读、可信、可赏的内容,更别提文章的价值了。大家试想,一篇毫无价值的文章阅卷老师会给多少分呢?所以提倡写出有价值的文章是我们作文教学的重点之一。那么什么是文章的价值?它包含哪些内容呢?笔者认为文章的价值应是文章所体现的知识量及带给读者的精神愉悦及思想启发。它包括语言价值、知识价值…  相似文献   
10.
洪合民 《高中生》2012,(27):10-11
在整体把握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考生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标志来帮助断句。一、特殊的文言词语1.利用虚词,帮助断句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文章停顿的重要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