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洪小莉 《成才之路》2013,(35):51-51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一样不经过亲自体验,仅仅从看书、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只有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才能主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因此,我们不妨在数学课堂上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数学、领悟数学、应用数学,从而真正“做数学”。  相似文献   
2.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121算练习题,如:“口算下列各题。26÷2=69÷3=58+42=……”面对这样的口算题教学,我们通常在课的开始出示题目后或指名答,或采用“开火车”等形式“一算而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我发现,这样教学口算流于形式,学生练习的面比较窄,一个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大部分学生正“冷眼旁观”,  相似文献   
3.
儿子快两岁了,我买来一堆积木耐心教导:"儿子,我们把红色的积木放在一边。""宝宝,我们把圆形的积木挑出来。"可儿子总是不加理睬,一会儿拿几个积木敲敲打打,一会儿将几个积木叠起来。看来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想给他渗透分类思想的计划是彻底失败了。但后来我却惊喜地发现孩子在不经意间通过对积木的"动手操作",已逐步积累了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并逐渐形成了有关它们大小、形状  相似文献   
4.
"找规律"是学生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找规律教学中,"规律"固然重要,但"找"更为关键。"规律"是静态的结果,其获得更多是为解决当下的问题服务,离开问题,规律本身并没有太多价值。而"找"的能力和意识则是学生带得走的东西,可以促进观察.  相似文献   
5.
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究其本质是探究性的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意义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有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