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五育融合”在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中掀起了一片热潮。“五育融合”的课堂教学可以深层次地促进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助力器。小学科学教学应建构融合化教学目标,勾勒融合育人的应然框架;设计融合化学习活动,提升融合育人的实践品质;采用融入式评价方式,实现融合育人的深度覆盖,推动“五育融合”的落实。  相似文献   
2.
洪晓玲 《成才之路》2022,(10):125-127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前提进行整合的教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教学模式.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精神的重要课程.在科学课程中研究与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方案,不但有助于教师整合教材中的知识点,构建更加科学的知识体系,还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兴趣,达成多层次的学习目标.文章从科学课程单元整体教学的应用意...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提供自主写作的条件和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把立意的权力还给学生,把选材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表达的自由让给学生,把评价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写作的素材自己去积累、选择,写作的语言自己去组织、提炼,写作的思维自己去培养、锻炼,从而创作出表达自己思想的、富有个性与创新精神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洪晓玲 《广西教育》2013,(13):14-14
“动态生成”是指在实际教学中,偏离课堂预设所产生的问题和情况。“动态生成”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关教学甚至影响教学的消极生成,一种是对教学有促进作用的积极生成。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避免动态生成,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动态生成都是积极的,但教师可以做到将所有的动态生成都转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这不仅需要教师过硬的教学功底和过人的教学机智,更需要教师在面对这些生成时,能够“静态”对待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洪晓玲 《成才之路》2023,(10):89-92
综合实践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乡土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十分契合,教师将其合理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文章从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合理融入乡土文化内容,立足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元素,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探寻乡土文化融入策略等方面入手,对乡土文化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