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注·提”实验打破了传统的“先识字后读书”的框框,充分发挥拼音的多功能作用,使学生一入学就进行听说读写的“大运动量”训练,使儿童的智力提前得到开发。如何达到在“提前”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呢?重视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也是“注·提”实验的主要特色。学法的形成是多渠道、多层次的,课内、课外,学校、家长、社会等各种因素对学法的形成都会产生影响。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创造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呼唤教师走“减负增效”之路。“减负增效”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高效地学习。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呢?一、让学生掌握学法。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形成,只有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内化逐步获取。学生是在下列几种学习实践中掌握学法的:1.在参与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中领悟学法。如:在写作中如何掌握言之有物的要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之一。教师不要急于把结论塞  相似文献   
3.
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文”与“道”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密切联系,但又不能替代。语文学科的特点及“道”的丰富内涵,决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进行渗透。这“渗透”是要讲究找准结合点的。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贯彻文道统一,找准“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呢?  相似文献   
4.
《马踏飞燕》是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在学生预习并初步感知了课文大意后的一个教学片断为:师:看了课题后,大家想到了哪些问题?(学生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生:“马踏飞燕”作课题不确切,因为从课文配图看,马是飞奔的,而燕子的“飞”却看不出来。生:我认为用“飞马踏燕”为课题好,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图意,突出马在“风驰电掣般地飞奔”。生:如果燕子停着不动,肯定会被马踏烂,只有燕子在飞,马也在飞,才会有书上的画面。师:多好的问题,会读书,会思考。那么课题叫“飞马踏飞燕”不是更好吗?(…  相似文献   
5.
1.让学生有自主学习时间。一是要保证全体学生的学习时间。一节课中学生听说读写要保证25分钟左右,教师的提问、讲解、点拨控制在15分钟左右。二是要合理使用时间,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灵活安排全班学生的“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的时机,提高“学”的时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