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体育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洪赛君 《考试周刊》2010,(56):187-187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化学新课程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2.
洪赛君 《化学教与学》2010,(8):77-77,71
江苏省考试说明在"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模块提出"能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因此,掌握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方法是十分有用的。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导入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后面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重视并抓好课堂教学中导人这一环节,以促进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提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2007年浙江省高中化学竞赛14题D选项科学性的质疑,采用数学方法进行了证伪,提出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传授知识的科学性,更应自觉养成积极反思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