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4月7日,我们一行13人从福州出发,驱车前往宁德福安,参加在此举行的“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2006年工作会议”。8日上午,会议在福安市谢坚副市长的欢迎词中拉开帷幕。省陶研会官树良副会长在报告中,回顾了2005年我省的陶研成绩,部署了今年的工作要点;刘在琳会长向与会人员传达了刚刚召开的中陶会工作会议精神,指出我省的陶研工作要融入全国陶研事业的大格局中去,并创出自己的特色和亮点;中陶会副会长、省政协副主席潘心城对省陶研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按照会议议程,与会代表8日下午及第二天参观了福安…  相似文献   
2.
终身教育法规的社会作用和个体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法规是有关教育方面的法、法令、条例、规则、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也是对人们的教育行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总和。终身教育法规是有关终身教育事务法规的集合,是终身教育规律的法律体现。作为国家教育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终身教育法规具有由其属性、内容、结构所决定的作用和价值。在依法治教、终身教育、全民  相似文献   
3.
陶行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思想,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深入阐述了“教学做合一”、“五路探讨”、“六大解放”等学习能力培养观的丰富内涵,并付诸长期的教育实验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国人的推崇和效法。陶行知的学习能力培养思想,因其内在的动态开放性和蓬勃生命力,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代中国,仍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实践应用价值和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先生十分关注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他主张,“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对疑难之点则“要运神骋智,折衷善择其间”。这里的  相似文献   
5.
教师法规,是指“国家机关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制定的调整有关教师各方面法律关系的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总和”。①中小学教师资格法规是其中有关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法规的集合,是国家管理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统能学习"的尝试性、创构性提出,基于对赫尔巴特"统觉"论与陶行知"常能"论等思想进行的多向、融合式借鉴。须明晰其内涵特点,谨严其因材实施,以助力学生统合、统整式地动性生成学习、生活、实践、创新诸项能力。  相似文献   
7.
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不仅含本质论、场所论和方法论,亦有"培植生活力"的目的论,可谓移步生景,复有洞天。陶行知主倡的"培植生活力"目的论,理论上宏阔实践上纵深,对当代的素质教育改革具有切实的借鉴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建设经历了宽泛化、虚无化、承启化和规范化这四个时期。在规范期,中小学教师奖惩法规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入了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促进了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的法治进程。  相似文献   
9.
"能位教育"是对当前素质教育改革的一种响应性主张,注重"能"、"位"、"为"、"爱"四要素及其间的渗透、互动与建构;从儒、墨、道、法诸家思想中,从传统社会的科举考试中,可以找寻到"能位教育"或精深博大、或简约练达的华夏渊源。  相似文献   
10.
陶行知学习能力培养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陶行知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最为注重且成效最显著的方面之一。陶行知有关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论述,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陶行知阐发了“教学做合一”、“五路探讨”、“六大解放”的丰富内涵及其与学习能力培养、养成之间的辩证关系,指示了规整各项动性因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