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乡村游民系不安本分、无产无业、危害乡村社会者的总称。他们往往谋生不以其道,好逸恶劳,绝对有德行的缺陷,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这一群体始终是地方政府治理的目标。除了基层政府,地方社会的习惯法、社区舆论以及乡村正统权威等乡土约制资源对游民的危害行为也发挥着抵制功能。20世纪40年代初,国共摩擦升级,国民党对抗日根据地实行全面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陷入空前财政危机。根据地政府展开生产自救,大力开荒。囿于劳动力的严重短缺,根据地政府自上而下地掀起了改造“二流子”运动。中国共产党评价体系中的“二流子”与乡村游民有所不同,“二流子”根据抗日政府的标准进行身份识别,注重“有无正当职业”,乡村游民则是乡村民众的社区角色认定,侧重“乡村危害性”与“德行”的品评。相比其他政权实体,根据地政府以国家的角色通过运动模式对乡村脱序者进行“专项治理”,其改造的规模、力度,效果,都有不俗的表现。改造“二流子”则通过对传统约制资源进行创造性地转化予以推进。社区权威角色、村庄舆论与道德评价机制、宗教仪式与象征符号等各种传统约制资源有机结合,交互运用,成为现代政党改造“二流子”的手段,较为成功地实现了对“二流子”的改造。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前期,新式学堂在国家“求才”与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被注入乡村社会,却表现出种种的不适应,受到乡民的回避、抵制与抗拒;私塾在草根社会则以其极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受到乡民的青睐。乡民对待私塾与新式学堂的不同态度,是他们对教育现代化努力阙失的回应,是他们受教育权遭遇剥离的“理性”抗争。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前期,华北村庄的弱势阶层指乡土资源的拥有量极度有限,社区地位最低的阶层,主要包括长工、普通乞丐、普通看青夫、地方等群体。他们土地资源匮乏,生活在乡土社区的边缘,被乡民"贱视",其职业行当非普通乡民所愿为,通常是村庄照顾与救济的对象。同为穷困潦倒,弱势阶层与无赖能人有本质区别,前者属于普通极贫户,其贫穷因"正常"原因所致;而后者则因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而致贫,且常因霸力为乡民所惧,在村庄道德评价体系中为乡民所嫌恶。弱势阶层的形成与特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20世纪前期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微观缩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