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初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现基本“普九”的宏伟目标中,山西省一直处于中西部地区领先的位置。与此同时,山西省初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初中教育中大量存在的质量、水平不高等现象困扰着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从而也为山西省初中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只有根据省情,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定位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初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保证山西省初中教育的健康、稳定、高效发展,进而才能进一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山西省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探索,经历了激情进入、点面调适、理性反思、重点突破等既有交叉又有递进关系的几个重要阶段,取得了成功经验,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如何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大力振兴山西教育,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早在1997年省教委就提出了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那么实施的情况如何呢?存在哪些问题呢?从1998年冬天到1999年9月份,我们深入到临汾、运城、阳泉、忻州等地市的30多个县区100余所中小学,采取随机分层取样的方法,以听课、听汇报、查看档案资料、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当前我省实施素质…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自行设计的“初中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新课程实施以来其保障系统、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教学观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去解决,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   总被引:194,自引:0,他引:194  
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经过长期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习理论体系。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许多观点和主张具有合理性,对教育改革实践具有借鉴意义。但部分建构主义者的某些观点阐述往往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批判地吸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6.
1998年开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简称经合组织,OECD)29个成员国和少数其他国家,启动了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简称PISA)。其目的是通过一套能够测量教育结果的国际教育指标和各国学生进行抽样测试所取得的结果,来描述各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水平。这项成果能够反映:(1)学校教学努力的方向和课程的优势与劣势,是否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效?(2)什么样的教学体制和教学实践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3)学校资源的质量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也能够为各国教育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报告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自行设计的"小学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问卷",从新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及教学观的转变、影响新课程实施的因素等方面,对山西省小学新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我省高考成绩看历史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山西省教委教研室温彭年,梁爰如近年来。我省历史高考成绩的连续下降已经引起了中学历史教师的普遍关注,而导致历史高考成绩下降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呢?本文试图通过1995年我省高考考生历史学科成绩普遍大幅度下降这一现象,简...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山西省初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实现基本“普九”的宏伟目标中,山西省一直处于中西部地区领先的位置。与此同时,山西省初中教育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如初中教育中大量存在的质量、水平不高等现象困扰着山西省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从而也为山西省初中教育的大力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只有根据省情,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定位初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初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保证山西省初中教育的健康、稳定、高效发展,进而才能进一步全面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山西省整个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影响初中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单一因素的变化难以促使整体面貌的改观。因此,应从学校教学发展开始,由内向外拓展,走内涵发展的改革思路。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围绕“学习、教学、研修”的主题,构建学校、教师和学生协调性发展的运作模式,促进初中学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