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这是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针对现实教育的不足而提出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战略决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多次强调创新人才及培养问题.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指出,“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校以“为学生成才奠基,为教师成长铺路,为学校发展增辉”为办学理念,朝着“办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山区示范性高中”的办学目标。培育了“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厚爱、敬业、博学、求真”和“砺志、勤奋、守纪、笃行”的优良教风和学风,全面育人,办出特色。  相似文献   
3.
一、运用多元解读。训练发散思维。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材料说“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这正如古人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主题的理解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正是文学作品多解性和丰富性的表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解读,拓展思路,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欣赏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李尔王》,可以借鉴余秋雨先生对作品的多重解读:一是大众化解读,即尽管是悲剧,但毕竟正义战胜了邪恶;二是问题解读,英明的李尔王为什么不把王位传给讲真话的女儿,却传给了讲假话的女儿?三是人性解读.人性只有到了最低位或最原始的时候才能回归吗?又如对《祝福》、《孔乙己》、《装在套子里的人》及《边城》的多元解读。  相似文献   
4.
对于古诗词教学.以往总结了不少方法,如诵读法、解词释句法、串讲法等等,有的还确实行之有效,但我总觉得离新课标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为这些方法往往就诗论诗.拘泥于一诗一词的教学,学生视野不广,很难傲到学以致用。笔者经过潜心摸索,不断尝试,提出“人乎其内,出乎其外”的古诗词教学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教育的不断思考与实践是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当前的高考形势下,探索高三年级的教育教学管理规律,无疑是一种积极而务实的举措。近年来,我校本着“以人为本,促进成长”的宗旨,在高三年级管理机制、管理理念、管理措施的创新和落实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以求加强高三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1770年,英国政府把判了刑的罪犯向澳洲运送,既解决了英国监狱人满为患的问题,又给澳洲送去了丰富的劳动力。开始时,英国私人船主向澳洲运送罪犯的条件和美国从非洲运送黑人差不多。船上拥挤不堪,营养与卫生条件极差,死亡率高。其中一艘名为海神号的船,424个犯人死了158个,死亡率高达37%。这么高的死亡率不仅经济上损失巨大,而且在道义上也引起社会强烈的谴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相似文献   
7.
传统戏剧讲究所谓“第四堵墙”,它矗立在演员和观众之间,不仅让演员高高在上,而且使演员与观众泾渭分明,以引起观众对舞台产生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神秘感,从而增强演出效果。现代派戏剧则主张拆除表演中的“第四堵墙”,将舞台向观众开放,将表演延伸到观众之中,甚至积极鼓励观众参与表演,竭尽所能地调动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交流,让台上台...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由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认真做到"三个有"和扎实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