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新一轮课改中,“讨论法”以其能鲜明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备受师生的青睐。然而,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课堂讨论中,由原来的“独裁者”走向了另一极端,角色定位呈现出令人担忧的新偏差。  相似文献   
2.
3.
怕写作文、讨厌作文,中小学生作文价值感普遍存在着偏低、缺失现象,本文旨在从作文自身的特点、考试、命题和读者等多方面探讨其成因与调适的对策,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5.
先请看两个事例: 例1:2003年5月4日,江苏教育台“服务到家”栏目主持人曾这样转述过一个故事:某人大年初一早晨起来开门,发现家门前竟然放着一个骨灰盒,按当地的风俗习惯来说,这是件非常晦气的事情,真让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人很气愤,立即想到了与他家不和的邻居,结果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6.
怕写作文、讨厌作文 ,中小学生作文价值感普遍存在着偏低、缺失现象 ,本文旨在从作文自身的特点、考试、命题和读者等多方面探讨其成因与调适的对策 ,从而提高作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包括作前指导、作后批阅和阅后讲评三个基本环节,其实这个过程并不完善,因为劳动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大部分学生拿到作文后,先看给我评了几分,然后看后头批语,四个字还是八个字,怎么批,完了,抽屉里一放,算了.老师的精批细改完全埋没了,叫做徒劳无功“.(吕淑湘语)学生对于教师为什么要那样批改,批改得对不对,很少加以研究.而教师也只把讲评作为教学的最后环节,至于那些自己费尽心血挑出的错误,提出的修改意见,学生是否认真作了修改,则不再过问,最多检查错别字的订正情况.学生作文水平难见起色,不足为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