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建构科学、公正的学术评价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的学术失范之事频频发生,这既损害了学者本人和学术界的声誉,降低了人们对科学的信心,侵犯了科学发现的优先权,践踏了科学的公正性,又败坏学术风气,贻害和毒化了学术新人,严重影响和危害着中国当代学术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在颠覆着人们对学术存在意义的总体认识和评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对学术进行过分量化的评价标准是造成学术失范的主要原因。一、量化标准的成因与危害如今学术的量化评价标准在各级各类学术单位特别是高等院校中已普遍运用、渐成传统。从职称晋升到岗位津贴考核、申请科研项目等都要看发表…  相似文献   
2.
英国著名的文化社会学家罗姆斯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在大工业文明背景下,高技术与低文化的结合是一个最意味深长的现象。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邓丽君操着吴侬软语唱的“小城故事多, 充满喜和乐……”飘进中国大陆时,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尾随着这歌声会涌进一大批五光十色的新市井文化,与之对应的便是严肃抑或高雅艺术的不断萎缩,国人读书学习热情的迅速降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对九个省、市、自治区的4654名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中发现,40%的人除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文心雕龙》虽不是一部文学史巨著,但其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学史思想。它包括以“文原于道”为核心的文学起源论;以“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参伍以相变,因革以为功”等为核心的文学发展论;以从史学到文学、从“博观”到“见异”和“唯务折衷”等构成的文学史方法论;以“六义”作为文学史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这一系列系统而独到的观点对新世纪的文学史学学科建设仍具有着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鲁迅的文学史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先生对文学史这一学科的开创和发展的功绩甚大 ,其独特的文学史评价标准对今天的文学史学建设仍极具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以后,西方学史研究方法也开始了从现代、后现代到后殖民,开始走向意识形态综合分析的发展过程。学史家们在“杂取种种”的同时,为避免陷入机械他律论的误区而努力寻找“中介”,在学与社会化之间插入第三项,将学的外因转化为内质。对中国的学史家来说,需具有广阔的化视野和学术批判眼光,注意学史对象的适用性、可行性及方法之间的互补性,直至融汇贯通。  相似文献   
6.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将立德树人作为最终目标,在育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两者存在共同的价值引领,具有不断完善的内在动力。新时代高校吴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进行铸魂育人的供给側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增强文化认同,实现同频共振。  相似文献   
7.
学史理论是从学实践史和学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对学发展规律的种种见解。学史作为一种学术范型和大学课程在中国出现始于上世纪初,回首年学史之路,不难看出存在着一定的“学史八股”现象, 诸如学史观单一化,研究方法简单化、语言表述社论化等。因而亟须建构并运用多元化的,科学的学史模式理论和方法,指导学史的研究、述和教学。在学史教学中注意在大化视野中把握学史现象,树立以学现象把握的独立品格,引进多元化的参照系统,拓展思维空间等,从而使学史这门传统的大学必修课程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8.
建国后17年间的历史剧创作对女性意识的建构和女性话语的言说是由男性史剧家们代言并完成的,这其实就是来自中国古代文人的拟代女性写作传统.男性史剧家们通过历史女性形象曲折隐晦地表白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归属和对政治文化权威的臣服,并以之演绎各种流行的政治理念.历史剧呈现出一种双声话语的不协调状态,共同的"类"的特征遮蔽了女性的自然特征,使得对历史女性形象的刻划有明显的公式化与符号化倾向,包括对爱情题材的表现.只有少数史剧家尊重并赋予女性历史人物形象以自己的意识与声音,但较之20、30年代史剧中女性以叛逆姿态的隆重登场,17年间历史剧在女性意识与女性话语的建构上无疑构成了一种断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