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异议     
读(教师之友)1996年第5期C小语古诗中的词性变化>一文.觉得有些讹误.特提出来商椎:; 作者说“瑟”表义指一种绿色的玉。是名词.此说不对。瑟是琴瑟之瑟,乐器名。双音词“瑟瑟”才是珠玉名。不过唐以前“瑟瑟”一词指风声。唐时用为珠宝名可能是从少数民族音译过来的。<文献通考·于阗》引唐代高居晦记:“经吐蕃.男予冠中国帽,如  相似文献   
2.
一、“斜”的读音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语文第七册教学参考书》认为古诗《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斜’,在这里读xiā。这种用读古音的方法来求押韵并不可取。虽然有些字(词)典对“斜”字加注一个旧读音“xiá”,但是《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都只有一个读音“xié”,《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也未将“斜”列入两个读音。“斜”读“xiā”是《切韵》和《广韵》音系的读法,普通话与唐、宋时代的语音有很大的差别,不必为了  相似文献   
3.
在记叙语流和意识流中运用省略号,或表示话语未结束时被打断,或表示思维的跳跃急转,或表示思索正在进行而意在含蓄以及表示心情的矛盾。从修辞角度而言,语流和意识流遇到某些特殊的情况致使中断,表面看来,是语句或思维断续不畅,然而它却形成一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