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从初中到高中,学生面临诸多物理学习台阶,物理1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则是第一个。高中物理逻辑性强,实验要求高,数学应用复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必然要求。教学第一单元不仅是知识教学,还需从一开始就埋下方法的种子,使之成为初始台阶的重要组成部分。平缓地铺造这个台阶,让更多的学生踏上它前行,去拥抱充满期待的高中生活。  相似文献   
2.
作者通过回顾广州市白云中学十年来(2000—2010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历程,勾画出所在地区的中学信息化水平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教师的应用水平在培训中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物理学习一般从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等感性认识开始 ,感性认识通常以线性形式存在 ,对应于陈述性知识。初中物理几乎都是物理现象的陈述 ,而高中物理则偏向于程序性知识。物理教材 (初中、高中、大学 )一般都是从“力”和“运动”开始 ,力的合成法则是一种典型的线性整体观 ,物体运动主要是匀速 (匀变速 )直线运动 ,位移或速度随时间线性变化。当时间无限大时 ,对于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是否也可以无限大 ,无限大的速度又是什么概念 ,这些问题学生是无法想象的。因此 ,学生学习物理的开始 ,首先接受的是线性的物理知识 ,直接感受到线性思…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出,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每一维度又由"了解""认识""理解""应用"等认知水平依次递增的行为动词来要求.但是,课程标准并没有对这些行为动词的"度"做出更详细的规定.如"了解""认识""理解"和"应用"到什么程度才能体现"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这一课程宗旨,涉及具体课程目标的制定和评价问题.本文以实现课程总目标为指导原则,探究"理解"  相似文献   
5.
科学探究包括的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等要素,实际上就是一条向着解决问题方向的要素进阶链,以科学探究为主线的课堂若以这一进阶链为主线,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回顾广州市白云中学十年来(2000-2010年)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历程,勾画出所在地区的中学信息化水平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在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教师的应用水平在培训中紧紧跟上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审题津要     
本文对审题中常见的错误作了剖析,并阐明审题的一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审题问题是一种智力问题,但往往表现为非智力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前,物理观念教学缺乏合理的构建路径和有效的执行策略.以"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为例,体验式教学视角下物理观念构建的执行策略包括:现象事实—概念规律—核心概念—物理观念—应用创新的形成路径,感知体验、论证体验、感悟体验和验证体验的体验式教学环节,创设教学情境、隐性和显性结合、置于现实情境的切入方式.  相似文献   
9.
潘仕恒 《基础教育研究》2011,(4):22+24-22,24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高中学生在九个科目的学习中出现一两科薄弱科目属正常现象。如果把某届学生按照入学成绩从高到低划分六组,前三组学生属于我们常说的“优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弱科;而后两组学生不只是分数低,他们的学习意志和自律能力低于前三组,特别在学习上的薄弱科目更是不可想象的,学科知识积累近乎为零,学习无从下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